第三百七十七章發難

發佈時間: 2025-04-11 14:29:41
A+ A- 關燈 聽書

胡氏收到回信後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派人請來了族中長輩,也沒說分家,只說幫着處理下家事。

宋氏族中沒幾個有出息的,宋寅是官職最高了,大家還指望他支撐族裏,自然不會怠慢胡氏。

幾個長輩到了宋府後,宋昌和馬氏才收到消息,馬氏急忙派人去問宋昌發生了何事。

宋昌吹着鬍子怒道:“我怎麼知道發生了何事,你讓她自己去聽雨閣!”

長輩上門,二夫人理應出面請安的。

而且,他隱隱約約猜到了胡氏的意圖。

二人來到聽雨閣,就見胡氏正和幾個長輩閒聊,氣氛很是融洽。

“四叔公、六叔公,二伯好!”

宋昌上前問好,態度謙恭有禮。

四叔公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只點了點頭沒說話。

這個宋昌,整日只知道附庸風雅銀詩作賦,偏偏又沒那天賦,活了半輩子也沒點長進,白白瞎了他父親的悉心栽培。

當初他們這一支最有出息,是全族人的指望,可他們父親一去世,眼看着家道就落了下來。

宋寅是三品參政,是全族官職最高的,但和他們的祖父、父親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四叔公、六叔公經歷過宋府最輝煌的時候,自然看不上如今這些不思進取的後輩。

可他們也不是有才能之人,也就只能回憶着往昔,沒事就罵罵這些沒出息的後輩。

倒是宋二伯的態度還算和善,笑呵呵的迴應了兩句。

待幾人寒暄完,胡氏也不囉嗦,直接便講明瞭今日的來意。

“我們大老爺外放十來年,除了母親離世守了三年孝,這許多年都不曾管過家中事務,倒是辛苦二叔這些年的操勞了。”

她說的是事實,但宋昌還是很謙虛道:“大嫂言重了,大哥不在家,我理應管好家中。”

“是,你大哥和我都十分感謝二叔的操持!”

宋昌忙擺擺手,“這都是我應該的。”

他嘴上這麼說,心中卻納悶,今日不該是找他問罪的嗎?怎麼又客氣上了。

就在此時,胡氏眼風一掃,臉色一變,立即就嚴厲了起來,“往下年念着二叔辛苦,無論你們如何糟踐銀子我們也不計較,可這些年你們鬧得也太不像話了!”

“田莊鋪子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南山鎮的莊子除了交了兩百石糧食,竟沒有一文錢的收益,幾個鋪子也是,一年下來竟只有二三百兩的收益,照這樣下去,不如關了鋪子盤出去,每年收租金也不止三五百兩的。”

南山鎮的莊子和那幾個收益低的鋪子早被馬氏換上了她的人,去年不是沒有收益,而是那收益直接進了她的口袋。

此事宋昌是知道的,但他懶得理會,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過去的,沒想到馬氏竟這般大膽,做得太過了!

他自覺理虧不說話,可馬氏卻不能任由胡氏說,辯駁道:“去年收成不好,佃戶生活困苦,我便少收了些。”

“收成不好?”胡氏問道:“三河縣的收成和往年差不多,它離南山鎮不過二十里路,竟差別這麼多?”

馬氏振振有詞道:“十里不同天,更何況二十里呢,可能三河縣雨水多,南山鎮的雨水就很少。”

純屬胡攪蠻纏!

胡氏也不和她爭辯,只對着胡嬤嬤使了個眼色,隨便又道:“那鋪子呢,爲什麼收益不好?”

馬氏道:“鋪子還是那些鋪子,賣得東西也還是那些東西,我也不知爲什麼收益不好了。”

“竟然弟妹不知道,那就讓掌櫃和莊頭說一說,正好他們現在都在。”

胡氏昨日看完信件,便讓人把掌櫃和莊頭都叫了來,就是爲了此時。

這下可嚇壞了馬氏,她怎麼也沒想到胡氏的動作這麼快,竟還把莊頭和掌櫃的叫來了。”

隨着胡嬤嬤的通報,莊頭和掌櫃們都進了門,一個個屏氣凝神的肅立着,等着主子問話。

胡氏問道:“林二莊頭,去年南山鎮的收成怎麼樣,隔壁縣鎮的收成又怎麼樣?”

林二是馬氏的陪嫁,接管南山鎮的莊子已經五年了,送到府裏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少,但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只見他躬身悶聲道:“南山鎮的收成都不好,隔壁的縣鎮倒還可以。”

“何掌櫃呢?鋪子的生意怎麼越來越差。”

“旁邊新開了幾家同樣的糕點鋪子,分走了一部分生意。”

“哦,是嗎?”胡氏漫不經心的反問道。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林二很是肯定的應:“是!”

何掌櫃也點頭應是。


胡氏繼續問其餘的莊頭和掌櫃,不過衆人找了什麼藉口,胡氏一律決定或賣或關門。

“好,既然田莊收成不好,那就賣了吧。”胡氏轉頭看向何掌櫃,道:“鋪子沒生意,那就關了門吧,以後只收租金,給你們十天時間處理,十天後我派人接手。”

這是直接奪了他們的差事,至於十天後是賣是留,他們就都說不上話了。

而且他們就都沒差事了,而且回府伺候哪有在外面自在,銀錢領不多還要被管束着。

他們在外面逍遙慣了,自是不願意回府,對視一眼紛紛道:“回去後立即想辦法,明年定能多上繳。”

胡氏也不理,只轉頭對四叔公、六叔公道:“我這樣一說他們就有辦法了,可見平日弟妹對他們都太寬容,縱得他們得寸進尺不知好歹!”

“二弟和二弟妹還是臉面薄些,以後這些事情還是我來管吧!”

這是宋家長房的事,四叔公、六叔公、宋二伯雖然是長輩,但也不會隨意開口介入。

倒是馬氏着急了,伸長脖子道:“大嫂平日在雲州,管起來又不方便。”

“沒什麼不方便的,時常派人多去看幾次就行了。”

“雲州距離京城遠,若是有急事不都耽誤了?”

“一年一二百兩的收益,他們能有什麼急事。”

“就算沒急事,田莊的收益送到雲州,也是耗時耗力的。”

“給府裏送些,剩下的折變成銀子送過去就行。”

馬氏沒提出一條問題,就被胡氏解決了,急得她無法,卻又沒有好的藉口阻攔。

最好只得撒潑耍賴道:“大嫂看我們二房不順眼,這般作踐我們,簡直不給我們二房留臉面。”

距離近的二房不管,偏要幾百裏外的大房來管,任誰聽了都要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