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往縣衙走的時候,老宋頭他們已經在縣衙門前等了兩人好一會了!
沒辦法誰讓縣令大人一早便吩咐了呢。
以往但凡有人前來縣衙辦理地契相關事宜,若不花費些銀錢疏通關係,則必然遭受各種冷眼相待和拖延推諉。
然而今日卻大不相同,當縣衙中的官吏聽聞來人乃是宋家村的老宋頭來上土地契約時,那辦事速度那叫一個利索。
不出一盞茶的時間,老宋頭竟順利拿到了三十畝田地的地契!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咋舌不已。
他將地契寶貝似的塞入懷中,跟着里長與宋族長兩人從縣衙出來的時候,腦海裏還一片空白。
直到兩人問他要不要回去時,老宋頭這纔回過神來!
他齜着個缺了口的門牙,樂淘淘的道:“女兒、女婿要來此處與我匯合,我還要稍待一會兒,”
“那成你們就先等着,我正好要去雜貨鋪轉一轉,就先走了。”
“不好耽誤您事情,里長您先去忙!勞您今日跑一趟,中午一定來家裏喫飯!”老宋頭相邀道。
里長不甚在意的擺擺手,“成了,就別破費了!”說罷,揹着手踱步而去。
見對方拒絕,老宋頭也沒有在堅持,他在心中權衡着這豆種不好給里長,待家裏的那些瓜長大了,到時候再請里長嚐嚐也是一樣的!
遠遠的宋喜樂便見到了他爹站在縣衙門前,夫妻兩人加快腳步迎了上去,“爹,地契的事情辦好了嗎?”
老宋頭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的滿臉褶子!
“成,那咱們快回吧!”
一行人出了城,不待宋喜樂要開口僱車,老宋頭難得主動要去僱車。
宋族長畢竟上了年歲,老宋頭不好讓人走回去,若是擺在平日,僱車顯然是不可能之事!
有驢車代步,原本一個多時辰的路程,快了一倍不止,驢車在進村口的小道上停下,老宋頭付了車資後,一行人往村中走!
忽的宋喜樂突然頓住腳步,她看到有驢車在她家門前停着,也不知娘與他們說了一些什麼,一行人這纔不甘心的駕車離開。
![]() |
好巧,遇上了迎面回來的幾人,宋喜樂瞅了那人一眼。
從這幾人穿着的統一着裝,宋喜樂確定,這些人不知是誰家的下人,看樣子應是得了高產豆種的消息,前來打探的!
果然,有村民見到老宋頭回來,連忙與老宋頭道:“叔,你家方纔來人了,那人一進村就與咱們打聽高產豆種的事情。我看應該是爲此事而來!”
那村民有些意動的問道:“宋叔,您家裏可還有那樣高產的豆種了?”
不待老宋頭回答,宋族長便道:“成了,這事我稍晚些的時候會召集大家開會再說,後續有人再來村中打聽,你們一律都回不知道!”
那村民見族長說的鄭重,只一個勁兒的點頭。
在他們村中居住的,就只他們宋氏一族。
族長的話在村中那就是絕對的權威,即便他心中實在好奇,召集大家開會要說什麼,但是不妨礙他們對族長所說之事言聽計從!
老宋頭不由心中發虛,這才第一日,便有人上門打探了,若是沒有族人庇護,他家就是一塊大肥肉,誰想要對他家下手,簡直輕而易舉!
此刻他也漸漸回過味兒來,不由慶幸昨日聽了女兒話!
宋族長隨老宋頭回到了家裏,將豆種的分配問題,重新與老宋頭提了一遍!
“我覺得宋之說的沒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的初心是好的,若是就此招來禍事便不美了!”
“我想着反正後山那處本就是荒地,在你地旁動員大傢伙開荒,開出來的地,用以種植豆子,一來好管理,二來待收穫時人人有份,誰也不眼紅誰!”
至於開出來的地也好說,本朝有規定,凡是開荒出來的地,三年內不用交賦稅。
這一年大家共度難關,後續這些開出來的土地,在按戶均分亦可,大家都有出力開荒,此舉也算公平!
“至於你說的水塘,還有三十畝荒地的開荒一事,你放心,還是依照你們昨日所說的安排來,老宋你覺得此法可行?”
這對於老宋頭來說,其實沒什麼差別,反正都是要將豆種給出去,且族長所說這樣的法子,還能杜絕一些潛在的危機,他略略沉銀了一下,便點頭應承了下來!
“那成,這件事就這樣說定了,我這就去通知大家夥兒午時後開會!”說罷,揹着手步履匆匆的走了!
送走了宋族長,老宋頭這纔有空問老妻,“方纔在門前的人,是來做什麼的?”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提起這事,楊氏心中還有些惴惴,“還能做什麼,不知是從哪裏得知了高產豆種出自咱家的消息,想要來咱們家重金求購呢!”
宋喜樂好奇的問道:“娘,他們有說要出多少錢購買嗎?”
楊氏比了一根手指。
老宋頭驚呼道:“一百文一斤?”
楊氏搖了搖頭,“一兩銀子一斤!他們願意出百兩銀子購買一袋豆種!”
“天吶,這些人難不成是瘋了,竟是捨得花這麼多錢買豆種!”
宋喜樂冷哼一聲,“爹,你覺得這些人是像會做賠本買賣的人嗎?這些高產豆種,到了那些人手中,他們只會用這豆種,替他們賺到十倍,甚至百倍的銀錢!”
“爹,這下你應該相信我昨日說過的話了吧,這高產豆種單論產量,便能給那些種田大戶帶來近兩倍的收益,更不用說他們可以將這種高產豆種售賣到臨近縣城,這樣的佑惑,試問何人不心動?”
老宋頭連連點頭,經閨女如此一說,他甚至覺得有些慶幸,慶幸昨日聽了閨女的建議!
宋喜樂見他爹對出讓豆種一事不再介懷,這才提議道:“爹,趁着大哥還未回來,我們先去後山處確認下開鑿水井的位置吧!”
老宋頭擡頭看了看日頭頷首道:“走吧。”
今日臨出門前,他讓兩個兒子去石井村,尋人回來鑿井,按照兒子的腳程,估摸着人也快回來了!
想到這裏,他心裏暗自琢磨要趕在兒子們把人帶回來前,先將水井的具體位置確定好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