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多磨

發佈時間: 2025-02-02 20:22:35
A+ A- 關燈 聽書

一時之間,村民們紛紛熱絡的開始討論起來,有免費的機會識字,學好了甚至還能去管鋪子,這叫他們如何不歡喜。

那集市中的鋪子生意有多好,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若是去其他城鎮開分店,那生意自然也是不愁的。

其中不乏一兩個心思活絡的村民,笑嘻嘻詢問李嫣:“丫頭,你看三叔,可能去那私塾學一學啊?”

他們家的兒子還小,若是等到那些孩子都學成了,哪裏還有他傢什麼事?

李嫣笑眯眯的道:“叔想學,隨時歡迎啊。”

聽到李嫣的話,李老三更是挺直了脊背。

一旁的村民們卻是被他這話逗樂“李老三,你臊不臊。要和孩子們坐一個起嘛?”

想到那樣滑稽的場面,一羣孩子之中,坐了一個大人,村民們更是嘎嘎直樂。

李老三被同伴們笑的羞了臉,梗着脖子道:“誰說我要跟娃娃坐一處了,我就站外面看看,說不得我天資聰慧,一學便會了呢!”

“呸,少在這兒吹牛。”

聽着兩人有來有往的對話,村民們一時之間被逗的前仰後合,氣氛一時間十分的融洽。


“孩子們上學的事就這樣定了,至於私塾就建在村口打穀場那兒,那些教舍都是給各家的孩子用的,我看大家都出一份力,明日開始託坯、建房,大夥兒可有什麼意見?”族長又對衆人道。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村民們恨不能現在就開始讓自家娃娃去上學,自是滿口答應。

李嫣倒是不曾想過讓大夥兒共同建教舍,如今聽了族長的安排,倒是覺得這主意也不錯。

見說完了事情,大夥兒歡喜的各自離去,爺孫兩人走到岔路的時候,李嫣對着爺爺道:“爺,你先回去,我去山下看一看藥材的採摘情況。”

祖孫兩人在岔路上分開,李嫣直接往山下的藥田走去。

孩子們兩人一組,地裏的大青葉也只剩下零星的幾塊地,速度倒是比李嫣預料的還快上一些。

走到另一塊地頭,李嫣見到了正摘着金銀花的曹江。

李嫣朝着曹江招招手,示意他過去。剛纔在族長家院子前,沒見着曹江,李嫣猜測族長的孫兒將這些人給忘了,於是自己乾脆尋了過來!

“姑娘,可是有什麼事情吩咐?”

李嫣將剛纔在族長那兒說的事情,又與曹江說了一遍,“既是落到了咱們村中來,往後便都是鄉親了,曹爺爺若是想讓孩子們來私塾讀書自是可以的!”

與村中百姓們興奮的樣子所不同,曹江黯然的搖了搖頭,他們族裏早就沒了男丁,眼下只剩下的不過是一些女娃娃,那還讀什麼書?

“姑娘的好意我待他們心領了,就不讓孩子們折騰了,待他們能安穩下來,尋一個好婆家纔是正經!”

成爲流民的這段日子,讓這個老人的內心千瘡百孔,他認命了,再也不想折騰了,只要眼前能有安穩日子可以過便可,所謂的奔頭,他是想都不敢想。

如今的他只想安慰,不想要變數!

李嫣沒想到,曹江竟是會拒絕。

她倒是沒有強人所難,“爺爺,或許你可以問一問孩子們的意思?他們如今還小,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若是他們願意,村中私塾的大門隨時打開着!”

這一次,曹江點點頭,沒有再拒絕。

他是已經到了風燭殘年,只想着得過且過,可孩子們?他轉身看着正蹲在地上認真幹活的孩子們,到底沒有回絕了這姑娘的好意。

對於曹江的拒絕,李嫣倒是沒放在心上,她不可能拿着刀逼着人家照着自己的意思辦事,她相信,那些想要改變的人,定是會抓住機會的!

回到家中的李嫣,並沒有閒着,拿上鐮刀就要出門。

“你拿刀作甚?”林氏將鳳鳳火火的女兒叫住。

“我去後山砍一些竹子,很快就回來!”說罷,立刻遁走。

林氏在想叫住女兒,哪裏還有李嫣的影子!

李小妹放下手中的,站起身:“我跟着去瞧瞧,嫂子莫擔心!”

李小妹趕到後山的時候,李嫣已經砍了一小堆的細小的竹子。

從侄女手中拿過鐮刀,接着砍伐竹子,“你要這麼細的竹子做什麼,編竹簍子這麼細的竹子可不成!”

李嫣將砍伐的竹子仔細的收整好,“我現在說了,姑姑可能也不清楚,待我做好了,你便能知道!”

多了一人的加入,砍伐竹子的速度就快上了許多,不過小半個時辰,姑侄兩人一個抱着一捆竹子回了家。

回到家後,李嫣按竹節,一節,一節的分截下來,簡單的容器就做好了。

尋了些石膏,碾成粉末兌水混合,之後將混合的石膏溶液倒入剛剛砍下來的竹節當中。

兩人配合着一起忙活,很快百多只的竹節便做好了!

李嫣將之放在院中曝曬,待到成型後,將竹節剝去,簡單的書寫工具也就做成了。

有了可以寫字的粉筆,後續便是在製作一個黑板便成了,這事兒倒是不急。

待會等大伯從腐乳作坊回來,請他幫忙尋一塊平整的木板回來,到時候再上面塗上研磨好的墨汁,在刷上一層棕油,供孩子們書寫的工具也就解決了。

李嫣在這邊準備着孩子們讀書用具,李老二趁着中午休息的空隙,尋到了老童生家裏。

在聽說了,李老二郎的來意,老童生先是感謝一番,隨後婉拒了這一份差事,言明手中還有幾個學生,自己又精神不濟,怕是勝任不了這一份差事。

李二郎只好告辭離開。

下衙回去後,李二郎直接同女兒說起了此事,“明日爲父,再去問問其同窗,尋夫子也是需要機緣的。”

看着沉默的父女兩人,林氏直言道:“何必捨近求遠,我看不如去請大哥。”

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大哥的學識自是不必說,甚至還有秀才的功名在身。

“舅兄也開設了私塾,會不會無暇顧及我們這兒?”李二郎也知道舅兄最是合適,只是到底分身乏術,兩頭跑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