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開發潛力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27:50
A+ A- 關燈 聽書

第二天開始,方林展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


一邊籌集資金找房子,一邊聯繫吳紅兵和有門路的大院子弟。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十幾天過去了,方林幫幾人租下三間大瓦房。

開修車鋪用不了這麼大的地方,剩餘的兩間房,算是徐良四個人的宿舍。

前店後家。

幹起活來也方便。

燕京作爲一國之都,各類企業一應俱全,自行車工廠也有幾家。

只不過和三大廠比起來。

燕京自行車企業,不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遠遠遜色於前者。

規模小,有規模小的好處。

許多的配件和工具,管理得不是那麼嚴格。

聯繫一家自行車企業下面的小集體,通過殘次品交易的方式,方林幫徐良幾人找到了一條較爲穩定的配件供應源。

車殼,鋼圈等物能從廢品回收站搞到。

較爲緊密的鋼珠,輻條等配件,必須從廠家拿貨。

計算了各類費用,一輛組裝自行車的售價被定在九十元。

相比於動輒一兩百的永久,飛鴿,鳳凰等名車,花九十元買一輛較爲堅固的二八自行車,絕對算不上虧。

更何況,這裏賣的車不要票。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有時候票就是命。

“方哥,我最近有一個想法,想單獨和你聊聊。”

這一天下班,徐良找到了剛從廠裏出來的方林。

“好啊,咱們邊走邊說,去我家喫晚飯。”

方林掏出煙遞給徐良。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忙活,修車鋪昨天正式開張。

說是開張。

其實就是請管街道的老頭老太太吃了頓飯。

一人送了一輛自行車,換個你好我好大家好。

徐良幫方林把煙點燃,說道:“大廠的日子不好過,各廠的小集體也都是想方設法謀活路,將沒有問題的材料搞出點問題,變成計劃外的殘次品,咱們燕京目前是這樣,津門那邊的情況,估計也差不多。”

“怎麼,盯上了津門自學成才的殘次材料?”

方林聞言知意,大致猜到徐良的來意。

徐良點頭道:“這段時間,方哥你教給我們不少的手藝,我發現通過現有材料攢的幾輛自行車,整體質量都有些不盡如人意。”

“正常騎車沒問題,就算帶一個人問題也不大,可一旦用來搬貨,我估計一年半載,車子可能就要報廢。”

看了看左右,徐良壓低聲音說道:“咱們現在的主要買家,都是那些擺攤買東西的小商小販,用途自然也還是運貨。”

“萬一沒用多久車子就壞了,縱然咱們免費維修,恐怕還是會傳出壞名聲。”

自從被方林任命爲修車鋪的頭,徐良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認真勁頭。

仔細分析,多方打聽。

經常去小商小販聚集的位置,宣傳修車鋪修車手藝好,服務好,同時還有私車出售。

畢竟。

即便將價格定在九十元一輛,普通老百姓也不是說買就買的。

磨磨唧唧,起碼要猶豫一兩個月。

反而是那些大膽包天的小商販,手裏有錢,腦筋活絡。

知道自行車用來運貨的重要性。

銷路打開了,問題也來了。

質量。

三大廠的二八自行車,裝卸幾百斤重物就和玩一樣。

聽說在農村,甚至有人用二八自行車裝載上千斤的東西。

“繼續說。”

方林心裏說不出的滿意。

很好。

懂得主動發現問題,擴大市場需求。

徐寧繼續說道:“咱們組裝的支持下,我估計載重量也就在兩百斤左右,超過這個數字,自行車就算沒有散架,也一定會爆胎。”

“我打算帶大夥先幹一兩個月,等到買咱們車的小販越來越多,去一趟津門,聯繫一下津門車廠的小集體,看看能不能從他們手裏,購買一批質量好的零配件,解決組裝自行車拉不了重物的問題。”

方林點點頭,這個問題確實需要重視起來。

之前,方林的想法是先幫衆人把攤子支起來。

解決完有沒有的問題,再說後續的質量等問題。

沒想到。

徐良已經看到了,質量和銷量的直接聯繫。

“這樣吧,等到了夏天,你帶人去一趟津門試着聯絡一下,如果能搞定,自然再好不過,要是有什麼問題,回來我們一塊商量。”

國內三大自行車廠生產的二八自行車和二六坤車,堪稱一代神車。

不但國內老百姓認,第三世界的窮哥們也認。

後世的勵志典範。

香蕉小哥奧德飆的自行車,正是來自三大廠的二八大槓。

其中兩家位於滬城,唯有飛鴿廠位於北方。

距離燕京的距離,僅有一百多公里。

想要在最近兩年,將自行車生意做大,確實有必要聯繫飛鴿廠。

徐良帶給方林的驚喜,遠不止看出質量和銷量有直接關係這一點。

同時。

徐良還看出宣傳的重要性。

坐等老百姓上門修車,一天到頭也等不到幾個人。

徐良打算找幾個能說會道的知青。

去各類自發的農貿市場,小販集中地,甚至是黑市做宣傳。

介紹爲民修車鋪的項目種類。

方林提出的服務爲先,價格取勝。

讓徐良打開了視野。

衆人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把子力氣。

拿出比國營修車鋪更好的態度,只有一半的收費,不愁掙不到錢。

由於不能明目張膽地弄門頭。

怎麼讓人知道,這裏有個人修車鋪,也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良子,你說這些話,既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更是讓我對你刮目相看。”

“你說沒錯,宣傳很重要,但是怎麼宣傳更重要。”

方林帶着徐良走進自己家,從冰箱裏拿出一瓶汽水遞給他。

既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裏有不需要介紹信的個人修車鋪。

又不能大張旗鼓地宣傳,引來不必要的關注。

這個問題,徐良交出了近乎滿分的答卷。

修車鋪屬於地下性質的個體戶,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同樣見不得光。

雙方都知道小心謹慎。

便能規避許多的意外。

目前,經濟改制尚處於摸索階段,風向一天一個樣。

悶聲發財纔是王道。

嘚嘚瑟瑟屬於取禍之道。

君不見傻子瓜子是怎麼涼的。

一個投機打吧,直接將你從雲端打入泥潭。

“良子,你提出找人幫忙宣傳,這件事情我沒意見,但是記住,這些人是義務幫你做宣傳,不是店裏的僱工。”

“和修車鋪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

“另外,不論修車鋪的生意怎麼紅火,人數打死都不能超過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