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未來岳父的出國考驗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28:45
A+ A- 關燈 聽書

晚上,方林和陸思睿手拉着手,一塊離廠前往四合院。

經過一段時間的裝修。

廚房和兩間臥室首先被裝好。

陸思睿最終採納了母親何愛華的建議,放棄各種各樣的國外風格。

選擇了按舊修舊。

通過何愛華提供的四合院老照片,重新修繕成當年的樣式。

根據謝大爺和幾名師傅給出的時間表。

中秋節之前。

四合院各處房屋將全部竣工。

來到距離北海公園不遠的自發小市場,方林和陸思睿一塊挑選蔬菜和肉。

不同於國有副食店,糧油店,這處小市場的交易方式十分靈活。

有錢給錢,沒錢給票。

再不行,以物換物也可以。

時間來到1980年,地下個體戶越來越多。

上面的管理措施也是越來越寬鬆。

只要不搞出大動靜,就連巡防隊員,小腳偵緝隊的老頭老太太,都經常來這裏買東西。

此地不僅瓜果蔬菜種類齊全,還有米面糧油賣。

雖然價格貴了一點點,好在不用副食本。

想買多少買多少,沒有定額。

“思睿,嚐嚐我做的西湖牛肉羹。”

一連炒了兩道菜,方林又將一盆湯羹端到院裏。

“方大哥,這道湯羹的步驟是什麼,你一樣樣告訴我,要放多少克鹽,多少克調味粉,牛肉末分量是多少。”

拿起湯匙嚐了一口,陸思睿急忙掏出小本本。

太好吃了,自己一定要學會這道菜的做法。

方林哭笑不得道:“思睿,只要西餐纔會對克數有着明確的計量,中餐不興這一套。”

“啊……連你也是這麼說。”

陸思睿一臉無奈道:“媽媽教我做菜,每當下調料,總是說若干,適量,少許,沒想到你也是這麼隨意。”

陸思睿敢對天發誓,自己真的很努力地學習做飯。

可每到放調味料的時候,總是感覺手足無措。

什麼叫做適量,少許。

是一小勺,還是1/3?

方林搬來小馬紮,坐到陸思睿身邊,說道:“學不會就不會了,沒必要強迫自己去幹不擅長的事情。”

“可是媽媽說,女人不會做飯,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陸思睿說道。

“嗨,這有什麼丟人的,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強迫自己幹某件事情,縱然能學會,本人也不會快樂。”

方林夾了一塊糖醋排骨放在陸思睿的碗裏。

如果陸思睿真的想學做飯,方林自然願意教。

不過看陸思睿的樣子,估計對做飯毫無天賦。

沒必要。

根據科學統計。

廚房油煙對女人皮膚有着嚴重的傷害,方林可不想陸思睿每天強迫自己圍着鍋臺轉。

聽着方林寵溺的聲音,瞧着心上人不停地爲自己夾菜。

濃濃的幸福感涌上心頭。

伴隨着幸福感,一件藏在心裏許久的事情,又一次浮上腦海。

發覺陸思睿眉宇之間出現絲絲愁容,方林不動聲色道:“思睿,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安排嗎?”

此話一出,陸思睿臉色突變。

方林安慰道:“說吧,是不是陸叔叔準備對我進行某種考驗?”

時間過了大半年,陸國棟所說的考驗遲遲未到。

剛剛。

方林發現陸思睿開心之際,又突然變得惆悵。

猜想不是陸國棟的考驗沒來,而是被陸思睿給擋下了。

陸思睿咬了咬嘴脣,聲音中帶着不捨和糾結。

“方大哥,我爸他,他想送我出國進修。”


“出國……”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方林挑了挑眉頭,說道:“星條國?”

“嗯。”

陸思睿點頭道:“去年,我們的教育部門和星條國達成協議,從今年開始,增加接收夏國留學生的數量,規模整整擴大了五倍。”

一個月前,陸思睿被陸國棟叫到書房。

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從陸國棟口中講了出來。

陸國棟手裏有一個公派出國留學名額。

從各方面來說,陸思睿全部符合條件。

高中畢業,有過一線工作經驗。

團結同事,技術拔尖,個人綜合素質過硬,還是組織成員。

由於陸國棟擔任過駐多國大使。

陸思睿的英語功底同樣不錯。

對此,陸思睿有喜有愁。

喜的是,出國留學,能夠學習到國外的先進技術。

愁的是一走就要三四年。

縱然有寒暑假,也不是說回來就能回來的。

先不說機票問題。

萬一學業艱難,陸思睿恐怕要拿出旁人幾倍的努力,才能追上進度。

如此一來。

只能是望海興嘆,無法和方林團聚。

“你想去嗎?”

方林問道。

“我不知道……”

陸思睿依偎在方林的懷裏,聲音苦澀道:“如果沒有遇到你,我或許會毫不猶豫地出國留學,開眼界學知識,可是現在……我是不知道,要不要出國。”

對於陸國棟的安排,方林百分百理解。

自從星條國和夏國簽署擴大留學生的協議,出去的留學生數量一年比一年多。

其中的三分之一,屬於幹部子女。

不說是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作爲父母。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比自己更好。

遠隔大洋,此去經年。

對父母,對親人,對愛人,都是一種考驗。

如今的夏國,對於外國人是神祕之地。

外國對於夏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又何嘗不是佑惑之地。

今年上映的一部星條國電視劇,帶來的精神衝擊是空前的。

猶如一顆炸彈,炸醒了一大羣對外國抱有神祕感覺的年輕人。

原來。

外國真的是人間天堂!

夏國尚未普及一人一輛自行車。

人家星條國,早就實現了家家戶戶一輛汽車。

出國潮,在海潮,淘金潮。

導致一批批夏國人,拋家舍業地衝出國門。

“老陸同志,對不起了。”

人非聖人,都有私心。

方林緩緩說道:“如果你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是,暫時不要去。”

“不去?”

陸思睿擡頭道。

“不去。”

方林平靜道:“你父親安排你出國,一方面是要考察你我的感情,能否經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其次,也是爲你的未來着想。”

“出國留學的含金量,遠比現在的國內大學生。”

“如果說,國內大學生畢業能夠進入市府,各大國有企業,重點部門。”

“歸國留學生可能會一步到部,並且晉升速度,也遠遠快過國內大學生。”

“或許是一年正科,三年副處,五年正處。”

現階段的夏國,正在逐步推廣幹部年輕化。

方林給出的五年分析,配合陸思睿的留學生身份,一點都不奇怪。

甚至可能還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