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生意難的不是邁出第一步,而是積攢第一桶金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36:36
A+ A- 關燈 聽書

“莫愁,過了今年,等到明年中下旬,我就要離開農機廠,投身商海去做生意。”

“咱們是一起過共患難的知青戰友,有些事情我也不瞞你了,從你來燕京到現在,我其實一直在暗中觀察你,你有想法,更有能力,適合從事商業經營活動。”

“接下來,我有三個選擇交給你,不論你選擇哪一樣,我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隨着雷旺達與羅文剛,胡春麗等人正式開始接觸,方林接下來最重要,也是必須走的一步棋,正式落到了棋盤上。

一子定乾坤。

投身商海的第一桶金,即將從他們身上得到。

雷旺達是個聰明人,無須方林一直盯着。

找到被自己看好的王莫愁,方林來了一場開誠佈公的談話。

幾個月的接觸,一場嶺南之行。

使得方林對王莫愁和徐良,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三個選擇,分別是明年前往嶺南。

配合林懷民建設涉外賓館,成爲鵬城特區民營賓館行業第一人。

其次,留在燕京給方林當祕書,協助方林處理生意上的各項事務。

第三。

則是按照方林的指揮,進軍藥品市場。

面對方林突如其來的安排,王莫愁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王莫愁不是一般的女人。

經歷了被父親拋棄,和母親相依爲命保守白眼,非議的痛苦童年。

又去鄉下修理了數年地球,體驗會喪母之痛。

如今的王莫愁,已經不會被任何事情擊垮。

“方林,既然是開誠佈公,我希望你告訴我,林懷民逃到港城沒有多久,怎麼會有大量資金回國投資呢?”

王莫愁迅速整理好情緒,問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錢。

無論是投資鵬城特區賓館行業,還是協助方林入股,收購燕京一家國營藥廠,背後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林懷民逃港的事情,方林剛剛略有保留地講了一遍。

提及林懷民遇到麻煩。

國內暫無他的容身之地。

“錢的問題是我幫忙解決的,多了沒有,幾十萬美元還是有把握的。”

方林淡淡道:“林懷民目前正在港商開設工作,**打扮自己,明年,他會派人回來,用投資的名義完成我的後續部署。”

“一間酒店,一間藥廠,都會以他的名義進行建設和收購。”

受限於目前的政策。

國內老百姓想要經商,只能用個體戶,民營老闆的名義進行單獨的商業活動。

至於說收購國有資產,入股國企。

尚且需要一段時間。

反觀港資企業,則不受這些內容的限制。

“我……我選擇第三個。”

“經營藥廠?”

方林微微一愣。

三個選擇沒有任何好壞之分。

之所以方林將藥廠當成最後一項選擇,皆因沒有他的點撥,普通人看不出這裏面的利潤和門道。

“嗯,經營藥廠。”

王莫愁表情複雜地解釋道:“方林,你不要多想,我選擇經營藥廠,不是因爲我不願意離開燕京,更不是缺乏去南方闖一闖的決心,我是爲了我母親。”

“唉,明白了。”

方林點點頭。

自己怎麼忘了,王莫愁的父親可是津門藥品行業的大老闆之一。

能在舊社會擁有萬貫家業,可見王家的藥品生意做得有多大。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津門製藥廠曾經就是王家的產業。

“他這種無情無義,自私自利的混蛋,一定不會早死!我要找到他,讓他感到後悔,感到絕望。”


“最後爲他所做的一切,向我母親賠罪!”

每當想起父親對母女二人犯下的罪行,王莫愁都會出現短暫的情緒失控。

王家歷代經營藥業生意,掌握了不少的藥品祕方。

父親逃港之際,除了捲走家裏的金銀細軟,肯定也會將這些配方一併帶走。

抵達港城,十有八九會重操舊業。

如今,方林給出的選擇中,正好有藥業生意這一項。

王莫愁只感覺老天有眼。

自己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將方林給她的生意做大做強。

用相同的生意,擊敗那個負心漢!

當妻子和女兒是可以隨意丟棄的草,拿走家裏所有的錢,只帶着兩個兒子逃亡。

性格之涼薄可見一斑。

“既然你決定這麼做,我尊重你的選擇。”

“莫愁,製藥生意和其他生意一樣,都要面對大量的對手和困難,西藥領域,我們不如外國人實力雄厚,中成藥方面,港城和一些海外地區,發展規模和市場渠道遠在我們之上。”

“至於說國內市場,可以慢慢經營,但你和我都不是願意按部就班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另闢蹊徑。”

生意最難的不是邁出第一步,而是如何積攢第一桶金。

國內製藥廠多如牛毛,甚至縣裏都要一定數量的相關企業。

進入市場經濟,市場會淘汰一半以上的製藥企業。

但是這些都需要時間。

如何殺出重圍,保健品成爲關鍵。

“保健品?”

王莫愁想了想。

轉而問起方林說的保健品,是不是侯笑陽正在幫助農機廠搞的運動飲品。

王莫愁目前依舊在修車鋪當會計,謝雲偉時不時過來串門。

經常講一些廠裏發生的趣事。

其中便有副廠長劉保國提議的運動飲品項目。

“沒錯,運動飲品確實是保健品中的一種,但不是全部。”

保健品行業說簡單也簡單。

複雜起來,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一句話。

人只要喫飽飯,就絕對不會滿足於喫飽飯。

隨着夏國度過經濟改制最難的幾年,財政赤字問題得以解決,老百姓的收入逐年攀高。

民間開始流傳一句話。

雞鴨魚肉端下去,烏龜王八端上來。

有得喫,喫得飽成爲過去式。

喫得好,喫得精成爲主流。

這個時候。

能夠調養身體的保健品,開始嶄露頭角。

中華鱉精,人蔘蜂王漿,各類打着上等中藥草名字的保健品,成爲八十年代國內老百姓爭相搶購的調養極品。

即便到了21世紀,養生風潮依舊大有市場。

某白金的魔性廣告。

不但爲背後大老闆還清了幾十億欠款,還幫他重回全國富豪榜前列。

一個小時後。

王莫愁誇張地瞪大了眼睛。

保健品生意在方林的描述中,掙錢難度就是搶錢一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