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市場經濟的原則是什麼?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37:07
A+ A- 關燈 聽書

“小劉,阿姨剛纔也想問你,你怎麼提前回來了呢?”

泡好茶出來的何愛華,正巧聽到方林提出的問題。

對此。

何愛華也是頗爲不解。

“那個……那個,哦,我是提前畢業,回來報效祖國。”

劉強惡狠狠地瞪了方林一眼。

下意識回答的一句話,竟然差點露出馬腳。

國內大學學制四年,國外大部分本科同樣也是四年。

劉強之所以提前回國。

既不是提前畢業,更不是國內缺乏人才,急需公派留學生回來參加建設。

說起這件事情,劉強一肚子牢騷。

媽的。

自己只是參加了外國人組織的幾場派對,跟一些洋妞過從甚密。

不知道哪個孫子,竟然將自己給舉報了。

拔出蘿蔔帶出泥。

掛科的事情也被一併調查出來。

公派留學生等同於半個外事人員,國內對此有着極爲嚴格的行爲準則。

縱然劉強的老子是個部門的頭頭。

依舊改變不了劉強被提前召回國的命運。

“出國這些年,我一次次看到咱們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實力差距,內心涌現出極爲迫切的責任感。”

“由於表現優秀,加上學習成績出類拔萃,提前完成各科考試,拿到了足夠提前畢業的學分。”

料想幾人不瞭解國外大學的內中門道,劉強開始了睜眼說瞎話。

將自己打扮成憂國憂民的有志學子。

奮發圖強完成學業,提前一年畢業,回來報效祖國。

不明就裏的何愛華面帶欣慰。

如果國家再多一些劉強這樣的莘莘學子,國家建設何愁趕不上西方。

“劉強同志,既然你迫切地想要報效祖國,打算從哪些方面,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呢?”

不學無術的草包,這是方林給予劉強的直觀判斷。

提前一年畢業,劉強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官話套話張口就來,指望這種人建設夏國。

不如指望太陽從西方升起來。

“我學的是經濟貿易專業,自然要在經濟領域,幫助國家富強壯大,等我被分配到相關部門,我會建議有關領導開展結對子的幫扶項目。”


劉強裝模作樣地大講國外上學這些年,學習到的各種商業案例和經驗。

結合國內企業目前的情況,一加一結對子能夠有效幫助發展落後的國有企業,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境。

“什麼是一加一結對子?”

陸思睿不解道。

“簡單來說,就是發展規模良好的企業,帶動經濟情況落後的企業,實現共同進步,前者爲後者提供資金,人員,技術等各方面的幫助。”

“通過先進帶動後進等方式,完成企業改良。”

聽到劉強的企業幫扶方案,何愛華微微點頭。

傳幫帶一直是夏國的傳家寶,先進幫助後進更是一貫的傳統。

“可是這麼一來,經濟情況較差的企業,會不會影響發展較好的國有企業呢?”

陸思睿隱約感覺,其中有些地方不妥。

先進幫助後進無可厚非,能夠共同進步自然也是皆大歡喜。

可萬一帶不動呢?

又或者企業用較爲敷衍的方式,幫助後進企業,同樣無法取得預期的成效。

劉強自信滿滿道:“思睿,你真是太聰明瞭,一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

“人心是複雜的,計劃經濟被打破,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很可能變成競爭關係,敷衍了事,陽奉陰違等情況,自然也會層出不窮,因此,我還有一招後手,能夠有效解決兩家企業無法心往一處使的問題。”

“什麼後手?”

陸思睿問道。

“合併。”

見方林率先說出答案,劉強表情極爲意外。

陸思睿和母親何愛華,不約而同地看向方林。

何愛華不確定地說道:“小方,你的意思是,解決先進企業不願意帶動後進企業的問題,合併是最好的辦法?”

“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是最最糟糕的辦法。”

方林一字一句道:“如果這就是你在國外學得的真經,我勸你最好打消這個念頭,如果這麼做了,會讓兩家企業一塊完蛋。”

聞言,劉強心頭火冒三丈。

此時此刻,劉強再傻也能看出來,方林是鐵了心和自己過不去。

先是故意拿提前回國做文章。

自己好不容易轉移話題,引起了陸家母女的注意力,方林又一次跳出來給自己拆臺。

這個王八蛋,是不是真當自己不會發火!

“方同志,不是我瞧不起你們工人,一線生產你們是行家,搞經濟,規劃企業發展,還得靠我們這些專業人員。”

“如果工人都能規劃經濟發展,國家何必花費重金,送我們這些人天之驕子出國留學呢?直接讓你們工人去搞經濟算了。”

劉強陰陽怪氣道:“危言聳聽,可是要栽跟頭的。”

方林淡淡道:“危言聳聽要栽跟頭,自以爲是同樣要犯錯誤,而且還是歷史錯誤。”

“劉強同志,我只問你一句話,市場經濟的原則是什麼?”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當然……當然是……是……”

劉強支支吾吾。

要是知道這些內容,也就不會掛科了。

“我來告訴你吧,四個字,公平競爭。”

方林正色道:“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是經濟發展的奠基石。”

“如果按照你說的企業合併,先進企業幫助後進企業,拿什麼體現公平競爭?”

“假如我是企業負責人,我負責的企業出現嚴重經濟問題,自身無力進行解決,我索性躺平好了,等着其他優質企業輸血,救援。”

“這麼下去,和計劃經濟,全國一盤棋有什麼區別?”

“上級三令五申庸者下能者上,企業要自謀出路,自負盈虧,到你這裏全都變回去了,你這不是經濟改制,是在開倒車。”

方林的話句句誅心。

劉強提出的辦法,等於是上面的精神反着來。

並且嚴重違反了正常的經濟規律。

優質企業和包扶企業合併。

好傢伙。

方林一度懷疑,劉強是不是五十萬。

公派去資本大國星條國留學,連一丟丟商業原理都沒學會。

反而將大鍋飯的那口破鍋撿了回來。

縱然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被這種騷操作坑死的優質企業不計其數。

優質企業成了血牛。

天天爲地方解決包袱企業,最後活生生將自己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