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千金買馬骨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42:48
A+ A- 關燈 聽書

“從我認識他那天,梁工就是有什麼說什麼的性格。”

“既然梁工認爲當前研究四軸數控機牀的時機不成熟,我建議你還是再考慮考慮。”

離開梁家回到車裏,吳勝利擔心方林多想。

提及梁奮鬥這樣的老一輩國產“土專家”,性格都是有一說一。

平時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科學研究方面,不擅長和人打交道,更不擅長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吳廠長,我看反而您想多了,我一點都沒有生氣,恰恰相反,我覺得梁工程是說得很對,既然是科研人員,就應該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藏着掖着反而容易誤事。”

此時此刻,方林對於拉梁奮鬥入夥,有着一種志在必得的衝動。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梁奮鬥就是小集體的無價之寶。

對於數控機牀未來發展的前瞻眼光,方林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世爲人,方林深知夏國數控機牀領域未來發展。

梁奮鬥同樣能給出一個大概方向。

足以證明他的眼光有多毒辣。

篤定夏國想要突破四軸加工中心困境,起碼要十幾年的時間。

事實證明,梁奮鬥的分析是正確的。

九十年代中後期,夏國技術人員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工業母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不但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三軸數控機牀。

同時完成了對四軸加工中心的技術突破。

掌握了四軸聯動機牀的核心領域技術。

眼見方林決心試一試,吳勝利也不好多說什麼,開車將方林帶回無線電廠。

二人剛剛下車,吳紅兵從遠處過來。

吳勝利說道:“你們聊吧,我還有點事情處理。”

目送吳勝利離開,方林朝吳紅兵的方向走去。

“紅兵,招工的消息是不是已經散出去了?”

“我正要和你說這事兒,只要手裏有絕活,都能來小集體上班,工資和獎金按你說的。每月基本工資一百元,獎金問題等到小集體走上正軌,視情況而定。”

吳紅兵花了一天的時間聯繫各個小圈子,口口相傳的方式放出風聲。

重點是小集體只要能人。

來者不拒,重金禮聘。

保證比國有工廠待遇多得多。

國有廠的退休職工是寶貴財富。

處於待業階段的大量返城知青當中,未必真沒有人才。

尚未出現人才市場,公開招聘的大環境下,方林唯有主動出擊。

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方林通通都要。

“我這邊正好有一個新的想法,咱們邊走邊聊。”

方林準備回小集體一趟,叫上吳紅兵跟他一塊過去。

衆所周知,機械生產企業是耗電大戶,數控機牀更是電老虎。

新世紀之前,缺電在夏國是一個普遍問題。

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公社,生產隊。

幾乎都會面臨拉閘限電等情況。

大型國有企業的生產供電可以得到保證,三不管的小集體企業則不在供電保證之內。

研究數控機牀的過程中,方林必須盡力保證研發用電。

一邊朝着農機廠方向走,方林一邊說起自己的新想法。

背靠風雷公司,方林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流動資金。

手裏的資金充裕,能幹的事情自然也多了起來。

一方面從退休職工,待業知青中尋找可用之才。

另一方面,方林又將主意打到了公家單位。

隨着停薪留職政策出現,陸陸續續有國有職工離廠下海做生意,或者去外資企業,港資企業找飯喫。

燕京既是一國之都,更是各類科研院所云集的地方。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大致說明了想法,方林詢問道:“紅兵,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明白是明白,不過那些知識分子一個個古板得很,未必會爲五斗米折腰。”

吳紅兵拿出一包煙,取出一根遞給方林。

方林點燃吸了一口,笑道:“以前不會,不代表現在不會。”

“只要我們肯廣撒網,就一定能夠網到魚,哪怕接觸了一百名科研人員,最後只有一個人願意來小集體上班,咱們都不算白忙。”

“你想想看,之前還是一個單位的同事,某人來了我們這裏,兜裏的票子一下子鼓起來,其他人會不會眼紅?”

“還用說嗎,肯定會。”

吳紅兵不假思索道。

人最怕攀比,看到和自己能力相同,崗位相同的人,掙的錢比自己還要多,傻子纔不眼紅。

突然,吳紅兵停下了手裏的動作。

“方哥,我好像明白了,你這是不是就叫千金買馬骨?”

“呵呵呵,孺子可教。”

方林拍了拍吳紅兵的後背,吐出一口菸圈。

“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一樣米養百樣人,有的知識分子這輩子都不會爲五斗米折腰,但更多的知識分子,還是要爲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的。”

隨着經濟改革的推進,各種各樣來自西方的稀罕玩意進入到國內。

大量的外資企業,港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夏國。

沒有對比,就不會有傷害。


拿着每個月幾十上百塊的工資,這輩子都買不起進口貨。

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

憑什麼人家跳出這個圈子,就能掙大錢,自己每個月只能死工資。

心裏一旦有了攀比,就沒有不可打破的事情。

“我最近要忙的事情比較多,沒時間一一拜訪燕京各地的科研人員,高級技術人才,這項工作由你來負責,發動你那些小兄弟接觸科研人員,不要束手束腳,能怎麼誇就怎麼誇,將咱們小集體誇得天花亂墜。”

“普通人進小集體上班,每月能拿一百塊基本工資,如果是科研人員,工資翻倍。”

“如果是有相應級別,或者在科研戰線上取得過成績和嘉獎的科研人員,工資還會更高,只要錢到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方林說道。

“我知道了。”

去了一趟南方,吳紅兵眼界拓寬了不少。

完全理解了方林千金買馬骨的意圖。

縱然幾年前,上級部門恢復獎金,計件工資,稿費等一系列額外收入。

但不代表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

按勞取酬在南方已經逐漸形成風潮。

而在北方,按勞取酬,多勞多得,依舊顯得與主流價值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