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既要又要,這幫人腦子進水了吧!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53:40
A+ A- 關燈 聽書

“丁所長今天毫無徵兆的通知汪工,解除他計算機服務公司經理的職務,調回所裏負責後勤工作,另外又安排劉忠義擔任新經理。”

“因爲這件事情,汪工和丁所長吵了一架,口不擇言地說了幾句脾氣話,劉忠義在旁邊陰陽怪氣地拱火,導致汪工沒能控制住情緒,出手打了他一拳。”

講到這,黃大姐不由得長吁短嘆。

和黃大姐一樣,汪天賜也是計算機研究所裏的老人。

算起工齡,也有二十年的時間。

可惜,同人不同命。

王大姐不但是計算機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還是研究所裏有口皆碑的老好人。

不爭不搶,性格和善。

汪天賜卻是個直脾氣,對於看不慣的事情總會仗義執言,有什麼說什麼。

如果僅是這些倒是罷了。

實事求是本來就是科研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問題是,汪天賜的家庭成分有問題。

得罪的人多了,想不被人記恨都難。

十年前,汪天賜的家庭成分問題被人揪出來批鬥。

隨後被計算機所發配到下面幹校進行勞動學習。

直到1979年,汪天賜才重新回到研究所工作。

人雖然別平反,但是針對他的冷言冷語依舊存在。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

汪天賜的命運也在同年發生了改變。

返回計算機研究所的同一年,國家落實了知識青年返城政策。

下鄉的知青們從全國各地回到各自的城市。

單是燕京一地,就接納了幾十萬知青。

計算機研究所跟着多出了兩百多名下鄉的職工子弟。

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研究所開始隨大流,效仿其他國有單位設立小集體。

汪天賜主動請纓去小集體當負責人,提出條件帶領小集體自謀出路。


對此,相關領導沒有任何意見。

都知道小集體處境有多尷尬,裏面的職工既沒有正式工身份,也沒有上級資金撥付。

一切的一切,全都要依賴所裏撥款。

汪天賜這個刺頭願意去當帶頭人,出謀出路不要所裏一分錢,衆人怎麼會有意見。

就這樣,王天是搖身一變從計算機研究所的技術專家,成爲小集體的當家人。

由於曾和外國企業打過交道,瞭解國外的商業發展,汪天賜到達小集體的第一年,就給小集體起了個計算機服務公司的新鮮名字。

隨後,針對國內各企事業單位缺乏計算機人才這個問題,帶領公司的年輕人們爲各家企業提供計算機配套維修服務,幫助他們修建機房。

第一年,公司獲得了56萬收入。

第二年的收入進一步提高,變成了81萬。

公司一片大好的同時,汪天賜與計算機研究所的矛盾也開始進一步升級。

“從某些方面來講,你的性格其實和汪工一樣,我想你肯定能夠理解汪工這麼做的苦衷。”

“如果事事彙報,一直等着上面研究討論,什麼事都幹不成,到嘴的鴨子也會跟着飛走。”

黃大姐特別理解汪天賜屢次的先斬後奏。

在這個一請示二彙報的年代,討論一件事情往往需要數個月的事情。

汪天賜受不了所裏的磨磨蹭蹭,因此往往以先斬後奏的方式工作落實下去,然後再向所裏打報告。

倒逼計算機所配合項目。

“汪工辛辛苦苦積攢下的家底兒,一夜之間就要被拿得乾乾淨淨,我想換成是你,肯定也憋不住火。”

“黃大姐,您什麼都別說了,安心留在這,我去想想辦法。”

對於汪天賜的遭遇,方林甚至比黃大姐更能感同身受。

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說拱手讓人,連一個不字都不能提。

僅是這樣,汪天賜未必會當場暴走。

將技術工程師和經濟天才安排搞後勤工作,已經不是浪費人才,根本是在故意給人家穿小鞋,刻意扼殺人才!

思來想去,能管這件事的恐怕只有劉祕書。

至於消息怎麼傳到黃大姐耳中,方林不用問也知道。

一些尚有正義感的職工看不過眼,打電話通知黃大姐。

“方林,這件事不是我不幫你,上次開會站在你這邊,我已經算是越權了,如果再次干涉計算機研究所內部事務。恐怕……”

方林一分鐘都沒有耽誤,返回辦公室拿起電話打給劉祕書。

現在是午休時間,估計劉祕書要麼是在喫飯,或者是在休息。

這個時間打電話,是可以聯繫上他的。

果不其然。

電話很快被劉祕書接通。

只不過劉祕書對於這件事,有着一種愛莫能助的態度。

“劉祕書你別誤會,我不是讓你出面保住汪天賜同志的職務,我是希望上級部門能夠允許汪天賜來我們夏芯公司工作。”

“這不是一樣嗎。”

電話另一頭,劉祕書語氣爲難道:“黃大姐帶着一羣技術人員出走,已經導致你和計算機研究所的關係變得惡劣,丁永康本人更是對你十分不滿。”

“如果你再把汪天賜帶走,你們的矛盾將會徹底無法調和。”

“劉祕書,你恐怕還不知道,汪工在計算機研究所受的委屈,他所遭遇的不平事,但凡你聽說一件兩件,都會拍桌子罵娘。”

“哦?”

聽到這裏,劉祕書頓了一下。

詳細詢問方林,汪天賜在研究所遭到了哪些不公的待遇。

方林既沒有添油,也沒有加醋,將自己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複述給劉祕書。

帶領計算機研究所兩百多名職工子弟自謀出路,不要所裏一分錢,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這種事情無論放在哪個單位,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功勞。

但是在計算機研究所,汪天賜做得越好,越讓某些人不滿。

“你先彆着急,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個小時後我給你打電話。”

劉祕書見過大世面,更知道人心險惡。

可是方林口中講述的這些內容,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三天一審查,五天一調查。

既要讓人家給你效力,又對人家嚴防死守,防範程度堪比防賊。

拿着計算機服務公司每年上繳的幾十萬額外收入,丁永康這些人依舊長年累月地針對高王天。

他們是不是腦子進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