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劉忠義暗歎自己低估了丁永康的魄力。
更低估了丁永康對方林的不滿。
劉忠義假惺惺地說道:“所長,別的事情倒還好說,唯獨一件事情比較麻煩,方林這個人小肚雞腸,有仇必報,我們一旦決定模仿他的商品,方林恐怕會利用各種人脈關係向我們進行報復。”
“方林膽子大,我也不是嚇大的!”
丁永康拍案而起,怒斥方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連最基本的爲人處世都不懂。
先是挖計算機所的牆角,又跑到此地耀武揚威。
插手干預計算機所的內部人事安排。
不但品德有問題,思想更和西方資本家一樣。
唯利是圖,仗着手裏有幾個臭錢,誰都要讓着他,寵着他。
丁永康偏不信這個邪。
“老劉,什麼都別說了,馬上準備上馬項目,夏芯公司有多少科學家,我們這裏又有多少科學家,我們的技術實力纔是最強的!”
“對對對,所長,您說得太對了。”
劉忠義連忙配合。
計算機研究所兵強馬壯,技術實力雄厚,任何方面都不是一家民營企業可比擬。
方林懂得做宣傳,劉忠義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賦。
況且。
這次生意不僅是劉忠義和計算機研究所對方林的報復。
背後還有港城企業的暗中協助。
李秋月和宋祕書將會幫忙解決一部分生產電子打字機的零配件問題。
強強聯手,超越方林只是時間問題。
隨後,丁永康拿起電話,將各部門負責人,技術骨幹統統叫到會議室。
態度明確地告訴衆人,計算機研究所今天開始,正式上電子打字機項目,對標夏芯公司的智能打字機。
“方林同志年輕有爲,前途不可限量,今日一見,真的是令我蓬蓽生輝啊。”
計算機研究所內部,緊鑼密鼓商議模仿電子打字機項目,而被衆人當成眼中釘的方林,此刻正坐在國家臺廣告部主任辦公室。
現任廣告部主任李明輝滿臉堆笑地遞煙送茶,儼然將方林當成難得一見的貴賓。
“李主任,我們還是直接進入主題吧。”
“好好好,先說正事。”
聽到進入主題四個字,李德輝臉上笑意更濃。
李德輝放下手裏的香菸,開口說道:“方林同志今天來,我猜是打算爲你們公司的商品打廣告,如果真是這樣,你可來對地方了。”
“電視臺對於商品宣傳很有經驗,各方面的影響力,都比報紙廣告要強,縱然價格貴一些,影響力卻不是報紙廣告都能比的。”
能夠負責廣告業務,李德輝必然不是一個死腦筋的幹部、
方林毫無徵兆地出現在廣告部。
不用猜,肯定是爲了夏芯公司的某件商品過來聯繫廣告業務。
現階段,方林的公司可謂風頭正勁。
電子打字機成了燕京各個部門的重要採購商品,宣傳部門甚至通知電視臺,爲夏芯公司和電子打字機進行一定程度宣傳。
趁熱打鐵是人之常情。
電子打字機未來的市場,也不可能僅僅侷限於燕京一地。
自從七九年,夏國恢復廣告業務,電視臺順勢成立廣告業務部。
部門成立了,但每年承接的廣告業務寥寥無幾。
大部分單位負責人對於廣告這種新生事物,始終抱着保守的態度,即使是個體戶,民營企業負責人,也很少找電視臺做廣告宣傳。
他們更願意通過報紙,宣傳自家的企業和商品。
成立時間快四年的廣告部,承接的電視廣告宣傳滿打滿算也不到五十條,其中大部分來自外商。
方林淡淡地說道:“李主任,洽談具體業務之前,您能不能先給我一個明確的報價,如果我公司與你們廣告部結成合作夥伴,每天的廣告宣傳費大概需要多少錢?”
隨後,方林又進行了一定的補充。
假如通過電視廣告的方式,宣傳智能電子打字機,每天播放五次,每次時間約爲一分鐘到兩分鐘。
廣告部門能不能給個整月打包價。
李德輝稍作沉思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方林同志,你看每月五萬塊行不行?”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太高了。”
方林搖了搖頭,說道:“李主任見諒,不是我們公司小氣,每月五萬塊,一年下來就是六十萬,而這僅僅是一件商品的廣告宣傳費用,公司成立不久,發展勢頭良好不假,但是每一分錢都有它的用處,我希望每天的廣告宣傳費用不超過三百元。”
“這……”
李德輝抿了抿嘴。
以爲碰到財神爺,沒想到是只鐵公雞。
按照每天五次,每一分半鐘的時間計算。
一個月下來,電視臺收取夏芯公司廣告宣傳費用五萬元,這個價格真不貴。
放在西方。
隨隨便便一件商品拿到電視進行廣告宣傳,每天的廣告費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
“方林同志,價格方面能不能再提高一些?”
“李主任,我們公司的情況你是知道,既然要打廣告,肯定不會只宣傳一種商品,做事要多往前面看一看,不要總盯着目前的一畝三分地。”
方林反客爲主,主動開導李德輝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
電視廣告屬於新生事物,願意喫螃蟹的人寥寥無幾。
以國內目前的情況,擁有電視機的老百姓寥寥無幾。
報紙廣告覆蓋面遠遠超過電視廣告。
老百姓可以不看電視,但絕對要看報紙。
“李主任,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有些刺耳,請你見諒,電視廣告在西方,確實是重要的宣傳途徑,因爲西方家家戶戶都有電視,而放在國內,電視廣告的宣傳影響力遠遠比不上報紙廣告。”
“西方那套放在咱們這裏暫時行不通。”
方林的話確實很刺耳,同時也說明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
人口數百萬的燕京,擁有電視機的老百姓和領導幹部,滿打滿算恐怕連十萬都不到。
老百姓每天都要看報紙,通過報紙瞭解國內發生的大事小情,學習上面下發的各類精神。
學校,企業,機關單位,全部都有訂報紙的傳統。
“方林同志不但是經濟戰線上的能人,更是討價還價的行家,好吧,就按你說的,每月的宣傳費用打包下來,一共九千塊。”
![]() |
李德輝面露苦笑,無奈地敗下陣來。
蒼蠅再小也是一塊肉。
能掙九千塊,就比一分錢不掙來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