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康熙帝的夢

發佈時間: 2025-02-09 05:51:08
A+ A- 關燈 聽書

惠妃便覺得失了面子,臉上不好看。

榮妃心裏覺得好笑,面上不顯。

“哎呀,天色不早了,本宮也該回去了,惠妃姐姐,明日見吧。”

她之前和宜妃關係不錯,自從宜妃倒臺之後,榮妃收斂不少。

她也沒想過要當什麼皇后,坐穩了榮妃的位子,已經夠了。

惠妃冷哼一聲,心裏盤算着怎麼利用僖妃和榮妃。

“主子,皇上叫德妃過去做什麼?”


“本宮怎麼會知道?可能是缺銀子了吧!”

宮女:……

烏雅家年年給宮裏進貢銀子的事,誰都知道。

別人只能感嘆德妃是真的有運氣,弟弟在前頭爭氣,得皇上看重,妹妹呢?又會做生意,靠着銀子給德妃鋪路。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在她們看來,德妃這個妃位,是和買來的差不多。

大家誰不知有嫉妒,又羨慕呢?

“這次,一定要給永和宮安插上眼線,德妃這個人,本宮有些看不透了……”

上一世的德妃可不是這樣的,難道是她重生一世,這個世界和之前的有些不同?

那老天爺也太不公平了。

既然讓她重生,沒道理天命還是不在她這邊的!

德妃從轎子裏下來,魏珠親自扶着德宛。

德宛挑了挑眉。

“魏公公,你不妨告訴本宮,皇上這次讓本宮過來,難道是要賞賜什麼?”

“喲,這奴才哪裏知道啊?您還是自己問皇上吧。”

魏珠打太極,不可能正面答德宛的話。

見他嘴嚴實,德宛便知道,康熙帝讓她來,許並不是什麼公事。

果然進門之後乾清宮沒外人,只有梁九功伺候康熙帝筆墨。

梁九功見着德宛進來上來行禮,順便和魏珠一道出去了。

康熙帝指着一旁的椅子:“坐吧,朕看完這份摺子。”

“多謝皇上賜座,您若是能讓梁公公給臣妾送點喫的喝的,臣妾更是感激了。”

忙了半日,德宛是真的餓了。

康熙帝擡眼看着德宛,見她挑着眉梢對他笑,便勾了勾脣,揚聲對外頭道:“梁九功,去御膳房傳膳,做些德妃愛喫的來。”

“是。”

德宛笑容更燦爛了:“還是皇上待臣妾好。”

“是嗎?”

康熙帝語氣之中透着不信,他寫完了手裏的摺子,便擱下了。

德宛起身過去接了康熙帝手裏的毛筆擱了,笑顏如花:“自然是了,皇上心疼嬪妾,誰不知道?”

她說着瞥了一眼康熙帝案子上的摺子。

心頭一緊。

她若無其事的把手放在康熙帝肩頭,幫着他捏肩膀。

康熙帝擱了摺子,筆墨未乾,也沒合上,而是隨意擺在那裏。

似乎是真的不怕德宛看到。

“你不想協理六宮就罷了,好好養着身子也好。”

“是,臣妾也不是協理六宮的料子,臣妾想着,僖妃入宮不久,就是有什麼不懂的,還有惠妃和榮妃,用不到嬪妾什麼。”

康熙帝伸手捉住德宛的手,拉着她坐到了懷中。

德宛便正大光明的看着那摺子,看還不說,竟然還問:“這摺子,可是讚美太子殿下的?”

“是啊,朕派太子去辦差,他辦的好,得了不少官員的贊。”

德宛看了一眼摺子的署名,心中明白,這裏頭恐怕很多都是跟赫舍裏交好的人。

赫舍里氏因爲沒有把赫舍裏芳寧留在宮裏,心中着急了。

又怕胤礽和他們生分,只能自作主張的拉攏人給太子,恭維胤礽。

這些不過都是爲了讓康熙帝對胤礽生出戒備之心。

一個年富力強的皇帝,是不會喜歡一個聰慧逼人,超越他的太子的。

德宛把那摺子拿着看了看,撇嘴道:“誇大其詞了,太子殿下是皇上親自教導的,自然是好,可其他皇子未必就不好。”

她那樣子彷彿是在跟康熙帝說,她的小四和小六也很好。

康熙帝伸手攬着她的腰,又想到她有身孕,只能改爲扶着。

“朕做了一個夢,你想聽嗎?”

德宛心道,我不想聽你難道就不說了?

這一遭她明白了,康熙帝讓她過來,估計這事和康熙帝的夢有關係,且和她有點關係?

“皇上做了什麼夢啊?臣妾還真是想聽一聽呢!”

她靠着康熙帝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

康熙帝手裏捏着德宛的手指,扳指捧着護甲,發出了輕微的聲響。

“朕的這個夢,太真了,讓朕醒來之後以爲是重來了一世。”

德宛心中立刻警惕,忍不住在腦海中問系統:“康熙帝是重生的?”

系統肯定回道:【不是哦,重生的只有胤礽和惠妃這兩個人,其他的都還蠻正常的,我覺得康熙帝這就是身爲一個爸爸的焦慮,請宿主不要擔心哦。】

德宛的手握緊了康熙帝,回頭道:“皇上,那都是夢,您不必憂心,夢都是相反的。”

“對,朕也這麼想,但其中也有讓朕爲之動容的地方,朕夢到已經到了從心所欲之年,太子也大了,各個皇子都長起來,他們之間開始了爭鬥,拉幫結派。”

德宛;……

這確定不是重生?

怎麼還能讀取未來劇本?

“皇上,您別說了,怪滲人的。”

德宛覺得,她還是不要知道細節的好。

“但這個夢,也讓朕反思了一下,是否對孩子們太過寬容了,以至於他們分不清兄友弟恭,在夢中毫無孝悌可言。”

德宛忍不住想吐槽,哥,那是夢裏好嗎?果然,皇帝的夢都比正常人難搞。

德宛猜測,康熙帝是想改變一下對皇子教導的方式。

但這和她說得着嗎?

難道……

“你想到了對嗎?”

康熙帝知道德宛聰明,一定是想到了什麼。

“皇上,恕臣妾直言,外頭教書的先生,不一定就比太傅們強,他們教的是百姓,可不是日後大清的脊柱,其中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寒門難出貴子,因爲寒門的教育和貴族教育的不同。

貴族出生就是貴族。

而德宛興辦的那些公塾,是爲了讓他們謀生。

“朕知道,皇家孩子之間感情多淡薄,朕想,讓他們去看看普通人家之間的兄弟情,當然這件事情,還是需要你來辦。”

“皇上,合着,您剛剛還體貼的不讓臣妾幫着協理六宮,敢情是在這裏等着臣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