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皇帝震怒

發佈時間: 2025-02-12 07:37:08
A+ A- 關燈 聽書

而此時的皇宮裏,老皇帝坐在輪椅上看着手裏的摺子,片刻後,他一把將摺子扔在了地上。

火氣極大。

“皇上息怒!”旁邊的幾個老臣勸着。

“這陳天佑失蹤了這麼久,楚州那邊當真是一點消息沒有傳上來!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把朕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陛下,這陳家仗着家裏有個丞相,如今越發無法無天了!此事他們做的不地道,一點都沒有君上臣下的綱常!”

殿內,幾個肱骨大臣站在皇帝下首,一左一右,自稱派系。

“哼!若是他這個丞相做不好,朕不介意換個人來做!”

顯然,老皇帝此時已經大動肝火了,巨大的憤怒情緒讓他額頭青筋暴露,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發出了巨大的聲響。

底下的人不敢吭聲,老皇帝也不催促。

片刻後,皇帝召來暗衛。

“去給朕查!好好地查,朕倒要看看,陳天佑要耍什麼花招!”

暗衛應聲出去,王召看着這架勢,說道:“陛下,丞相一家還在京中,此事興許有誤會。”

王繼看着隔壁的王召,這老小子一向間詐,怎麼會突然爲丞相一家講話?

衆人紛紛不明,就連王召一派的人,也是疑惑不已。

原本按道理說好的,等這件事情捅到明面上,陛下面前,大家一致將丞相一家置於死地,就算罪不至死,也不能讓陳家翻身。

怎麼今天王召卻突然爲陳家說起了好話?

“諸位愛卿有什麼想法嗎?”

老皇帝沒有在將情緒表現在臉上,憤怒早已收斂,彷彿之前那個發火的人不是他,而現在他似乎當真只是想問問這些朝臣有什麼想法。

“啓稟陛下,丞相爲國爲民,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誤會。”

戶部尚書劉亦云站的出來,她爲人正直,並非哪個派系,老皇帝倒是對她沒有什麼想法,只是目光犀利的盯着其他人。

“皇上,丞相一介文官,遠離家人,千里迢迢到楚州監軍,與匈奴周旋,是爲璟國效力,可見其忠心!”吏部尚書王繼出來爲陳天佑說話。

若不是張天靈,他的孫女也回不來,這個人情他總得還的!

就算沒有張天靈,他也不想讓一個一心爲國爲民的好官受皇帝和衆人猜忌背刺。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見殿中的人個個附議,皇帝心裏氣急,這羣蠢東西,他叫他們進來是說這個的?

“你們這一羣飯桶,讓你們說個真心話都不敢,怎麼朕是那喫人的老虎嗎?”

昏不昏庸?你心裏沒有譜嗎?

只是這話,衆朝臣都不敢講,就算皇帝昏庸,可他終究是璟國的天子,這璟國還姓贏。

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目前這個局勢誰也說不準!

多年前,陳天佑也是天子近臣,多得聖寵,他們這些人是知道的。

隨着璟國越來越強大,皇帝飄了,喜歡一些阿諛奉承之話了!

他們不敢說。

後來皇帝老了,再聽不進反對的肺腑之言。

這些年他漸漸與丞相也離了心,如此關頭,誰敢保證自己的烏紗帽不丟,誰不怕自己人頭落地?

若是被提拔起來,會不會是下一個丞相呢?

很快,暗衛便回來了。

上報的奏摺上寫道:陳天佑一月前已失蹤,楚州情報被攔,姒柔暗中多次離京,陳家姒家大量銀錢流動,陳天佑恐不在璟國。


皇帝看着摺子,摩挲着信紙:陳天佑若是人不在璟國,會在哪裏呢?姒家?大量銀錢!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好啊,這陳家和姒家謀劃着大事呢!

皇帝心下冷笑!

果然早有不臣之心!

“陛下,陳天佑身爲丞相,外出監軍良久許久未露面,也未曾報備兵部,恐怕居心不良啊!”

“聽說之前節度使前往邊境時,莫名其妙消失了,之後湊巧讓海州的匈奴得了我軍在楚州海州的防布圖,匈奴便依據防布圖多次騷擾璟國這兩個沒有駐軍的地方。”

“這丞相消失的地方與匈奴幾個駐紮點這麼近,會不會……”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老皇帝眯了眯眼,如若是真的,那陳天佑最後出現的地點是在海州,離匈奴駐紮的娜扎城,相距不過二十多裏地。

這中間若說沒有什麼其他事情,誰都不會相信!

“陛下,恐怕這中間還有其他誤差,依微臣看還是需要調查清楚!”

“陛下,丞相多日未曾傳消息回京,也沒有朝您遞過摺子,這不臣之心,路人皆知,微臣覺得,若非遇到險情,那必然是通敵叛國了!”

雙方爭執不下,老皇帝聽得太陽穴直跳,不過卻沒有勸阻兩方的爭執,御臣之術,便是帝王權衡之術,若是朝廷之中太過於和諧,則不利於長期的發展,可若是一方過於強盛,一方過於腐敗,也不利於朝廷的長期發展。

這一場爭執,便是半個時辰,一直沒有動靜的老皇帝,突然咳嗽出聲:“那依衆位愛卿的意見,若是丞相通敵叛國,又該如何是好?”

“這……”

下面的朝臣又是一副交頭私語的討論,片刻後,刑部大夫垂頭站出來:“若丞相當真通敵叛國,那依照律法,其父母當處以斬刑,以正視聽,其妻妾女兒,將充爲官技,其家中男丁,施流放,且三代內不可科考入朝廷爲官!”

斬刑通俗一點的話講,就是五馬分屍,御史大夫的職位,相當於副丞相,中冠司法律令,刑部地屬於御史,執掌羣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督文武百官,所以刑部的頭頭一站出來,也就相當於是老皇帝的意思。

當然,這一切都還不曾明朗,其他官員衆人,紛紛裝死。

王召見目的達到,便退居人後,不再開口講話,這件事若是沒有落到實處,他拿不下丞相,可是在皇帝的心裏也留下了一個懷疑的種子,某種意義上就已經達到了效果。

“此事容後再議,大理寺!”

“臣在!”

“繼續給朕徹查!”

“老臣遵旨!”

王召在暗處,陰冷笑着。

丞相一直位居高位,若是丞相下馬,那麼陳家衆人,也就不足爲懼。

如今,有人歡喜有人憂,王召是興高采烈的回了家,臉上的神情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可他卻讓下人安排了滿漢全席,一家人吃了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