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進宮祈福

發佈時間: 2025-01-21 20:51:51
A+ A- 關燈 聽書

這日,李蔓菁坐在暖閣中,身旁圍着幾個丫鬟和小程,正逗弄着小松子。

幾日未見,這小狗竟長大了一圈,毛髮油亮柔軟,瞪着圓溜溜的眼睛,樣子十分討喜。

小程雖年紀不大,卻照顧得細緻入微。

小松子被洗得乾乾淨淨,圓滾滾的,渾身毛茸茸地臥在榻上,惹得衆人連連誇讚。

“松子,來,喫這個。”李蔓菁拿起一塊骨頭,故意在它面前晃了晃。

小松子一躍而起,撲在她膝上,用小爪子扒拉着。

李蔓菁被它滑稽的模樣逗得咯咯直笑,幾個丫鬟也跟着笑了起來,整個屋子一片歡聲笑語。

笑聲未止,門簾忽然被掀開,李修明進來了。

他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穩,卻多了幾分凝重。

“哥哥?”李蔓菁停下手中的動作,擡眼看他,“你怎麼來了?”

李修明看了一眼屋內的衆人,揮手讓她們退下,才低聲說道:“宮裏剛剛傳來口諭,命五品以上的皇親貴族盡數進宮,爲皇上祈福。”

李蔓菁聽罷一愣,“皇上親自下旨的?”

李修明點了點頭,旋即又搖了搖頭,“口諭中是這麼說,但皇上如今臥病在牀,清醒的時候少之又少。

這旨意究竟是皇上親傳,還是有人假借皇上之名下的,就不得而知了。”

李蔓菁低頭沉思,片刻後擡眸道:“昨日靖王纔來辭行,說江南出了些變故,需要離京幾日。今日皇上便召衆人進宮,這之間怕是有所關聯。”

李修明目光一凝,“確實過於巧合,此番進宮必定暗藏玄機,你需謹言慎行,萬事小心。”

李蔓菁點了點頭,雖然心中對出門頗爲抗拒,但明白皇命難違。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翌日天不亮,她便與李修明和魏紅綢一道,乘着馬車向皇宮而去。

待他們抵達時,宮中已是人聲鼎沸,皇親貴胄們陸續趕到,被侍從帶往國泰殿。

李蔓菁隨着宮人走入殿內,只見殿中早已擺滿了蒲團。

衆人或站或坐,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小聲交談着,似乎對前來祈福這件事都有所疑惑。

魏紅綢牽着李蔓菁的手,一同被引至女眷席位,而李修明則去了男席位。

臨別時,李修明深深看了她一眼,目光中透着叮囑。

李蔓菁微微點頭,示意自己會多加小心。

不多時,皇上的貼身太監李公公帶着幾名僧人魚貫而入。

他尖細的嗓音在殿內迴盪:“皇上口諭,命諸位隨悟道大師誦經祈福,祈願龍體早日康復。”

隨着他的聲音落下,幾名僧人盤腿坐在大殿正前方,開始捻珠誦經。

他們的聲音低沉悠長,帶着幾分莊嚴肅穆。

殿內衆人見狀,也紛紛跪在蒲團上,閉目合十,口中唸唸有詞,彷彿一片虔誠。

然而,這份虔誠究竟有幾分真心,誰也無法窺見。

李蔓菁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閉着眼睛,卻無法將心靜下來。

她隱約覺得,這場祈福不過是表面文章,背後或許正醞釀着一場風暴。

而她能做的,便是儘量避免捲入其中。

一旁的魏紅綢低聲說道:“蔓菁,專心些,莫多想。”她語氣平靜,透着幾分安撫。

李蔓菁輕輕點頭,試圖收斂思緒,跟着衆人念起祈福之辭。

殿內僧人的誦經聲低沉迴盪,皇親貴胄與百官跪在蒲團上,口中唸唸有詞,似乎所有人都很虔誠一般。

突然,大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李公公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臉上滿是驚惶,聲音顫抖卻尖銳地宣佈道:

“各位大人,皇上……皇上駕崩了!”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頓時一片譁然。

所有人對這個消息都難以置信。

他們此刻還在這裏爲皇上祈福,那邊,皇上卻突然駕崩了!

李公公深吸一口氣,又道:“衆位大人稍安勿躁,皇上臨終前傳下口諭,命大皇子監國即位,繼承大統!”

話音剛落,便見大皇子一身明黃華服,帶着御林軍從殿外魚貫而入。

他高聲道:“父皇病重之時曾言,社稷爲重,萬萬不能耽誤國事。今日,我承繼皇位,必定不負父皇遺志,保江山穩固!”

御林軍威風凜凜地站成兩列,冰冷的刀劍在光影中閃着寒芒,彷彿無聲地威懾着在場的每一個人。

大皇子面色陰冷,目光掃過跪在地上的百官,聲音低沉卻充滿壓迫:“若有人不服,可直言!”

威壓之下,百官面面相覷,盡皆噤聲,雖心存疑慮,卻無人敢冒險站出來質疑大皇子。

畢竟身後御林軍的刀,就離他們的脖子不過一丈遠。

李蔓菁心中一驚,這大皇子怕是要造反。

此前趙承澤離開京城,怕也是他暗中搞的鬼。

就在這時,一名老御史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他面容剛毅,直視大皇子,厲聲道:“皇上駕崩,理應見遺體;傳位大事,理應有聖旨爲證!今日如此匆忙,老臣不得不懷疑其中有詐!”

大皇子的臉色一沉,聲音冰冷:“劉御史,此事已是定局,何須多言?”

劉御史毫不畏懼,聲如洪鐘:“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果!若無聖旨,大皇子此舉便是謀逆!老臣絕不認同!”

話音未落,御林軍拔刀而出,其中一人上前將刀架在了劉御史的脖子上。

大皇子眯了眯眼,冷冷說道:“劉御史,朕念你年事已高,不想爲難於你。跪下認錯,朕可饒你一命。”

劉御史怒目而視,厲聲罵道:“你不過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篡位賊!要老臣屈服,絕無可能!”話落,他奮力撞向刀刃,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殿前的地磚。


眼見着大殿見了血,大殿中一片譁然。

衆人驚愕不已,氣氛驟然凝固。

更多人因爲這一幕而噤若寒蟬,不敢再有任何異動。

就在這時,殿門外又傳來一陣混亂的腳步聲。

衆人皆擡頭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