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明路

發佈時間: 2025-04-11 14:31:51
A+ A- 關燈 聽書

於宴作爲錦衣衛指揮使,已經將這件事報給了聖上,聖上聽後卻沉默了起來。

覷着聖上的臉色,於宴猶豫道:“孟家小姐曾說,她受過上天的恩惠,所以要多做善事積德,又想着北方艱苦,這纔想起做棉衣。”

聖上的思緒被打斷,而於宴的話也引起了他的興趣,“你對孟家小姐倒是瞭解!”

於宴抿了抿嘴沒說話,他不能讓聖上知道他的私心。

“臣去年在廣勝寺聽她和丫鬟說的。”

聖上早就知道孟若華經商的事情,對於孟信收留的那些殘疾兵士也是瞭解的,但這些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也還老老實實的,他便沒放在心上。

本以爲孟若華經商,只是仗着孟信的名頭掙些錢,他還覺得孟信這閨女沒繼承他們孟家的風骨,沒想到經商掙錢卻是爲了讓孟信少發點愁。

聖上也曾帶過兵,當然也知道將領想要軍餉有多難。現在他坐在這個位置上,不是他不想給,是真的給不起許多,甚至有時候他想多給些,還要受多方管轄。

他仔細一想,這一年來,雖然有宋府的鬧劇,但孟若華確實也做了幾件善事。

去年冬季就提醒北方大旱,聖上下旨各地制定防旱措施,因提前預警,大部分州縣的百姓都挺了過來。

後來又在難民做多的兩個縣開設了糧店,源源不斷的糧食運過去,一文利息不要的白賒糧食,只爲了現在有人手做棉衣,甚至多做的還有工錢拿。

還收留了一大批孤寡,讓他們有了遮風擋雨之所。

這些雖不起眼,但這些東西全部坐下來,也需要不少的銀兩,而且全京城再無一人如她這般。

那些世家豪族只會施粥求得好名聲,明顯是做給他看的!

再說了,施粥又能花多少糧食,對於那些豪族不過是九牛一毛!

聖上登基的時候,國庫就不充盈,這些年又是兵事又是災情,每一項都要不要銀錢,國庫收上來的稅卻不增反減。

因此他看這些世家豪族很不順眼,只要捉住機會就要動手了。

錦衣衛是聖上明面上的耳目,但於宴知道,聖上手中還有一批人,安插在各個官宦家,因爲孟若華的事他才主動報上來。

本就不是見不得人的,若是藏着掖着,反倒顯得又別的心思了。

聖上細想了一會兒,忽而眼神微動,不知想到了什麼,道:“讓她放手做吧!”

於宴暗暗放下心來,孟若華這件事算是過了明路,即便有人想拿此事做文章,聖上也會多思慮幾分。

孟若華這件事沒宣揚,但也沒遮掩,不過東水縣和平豐縣裏京城比較遠,棉衣都做成八百件了,京城各家也沒得到過消息。

可就在於宴見過聖上後的第三天,孟若華這項舉措卻悄悄的流傳出來了。

甚至有聖上的心腹大臣家的女眷上門詢問,隨後便大張旗鼓的開始購置粗布棉花,派家中下人縫製。

漸漸的,有六七家加入進來,此時也在京中流傳出來,甚至街頭巷尾還有小兒唱着歌謠,歌頌這幾戶人家積德行善樂善好施。

不過七八日的時間,竟傳到了宮中,聖上大悅,早朝時候特意嘉獎了這幾家的家主,當然也沒漏掉孟家。

畢竟孟若華最先做的,聖上當朝大力嘉獎她純良嘉善,還賞賜了不少東西到孟府,一時間孟府風頭無兩。

孟母這才知道自己女兒所做的事,很是擔憂的道:“你父親本就艱難,這不是讓你父親更成爲衆矢之的了嗎?”

方苓只以爲孟若華做這些是要偷偷的運到蘭州的,沒想到竟被聖上知道了,也免不了擔心聖上會猜忌他們家收買人心。

孟若華輕鬆笑道:“本來我也是要捐給國庫的,現在提早讓聖上知道,還省了心呢!”

說到底,孟若華賭得還是聖上對孟家的信任。

目前看來,她賭對了。

而且多了好幾家一起分擔,也削弱了孟家在此事中的風頭,還能多籌集些棉衣,能讓邊疆的兵士穿的暖一些。

當然,這些棉衣能有多少件分到兵士手中,就看聖上了。

聖上在朝堂上誇獎幾家後,京中那些皇親國戚官宦世家都開始縫製棉衣捐贈,短短兩天時間戶部就接到了三十五萬件的棉衣單子,喜得戶部的人走路帶風,戶部尚書更是在聖上面前笑出了聲。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聖上也高興,這三十五萬件的棉衣,給國庫省了不少錢,而且最後還會以朝廷的名義發下去,還能得到兵將們的忠心。

而他,不過挑着幾家捐獻多的賞賜了點東西。

一時間,聖上對孟若華的印象非常好,對孟家人的好感又多了一層,不愧是世代忠良!

而宋府也跟風捐獻了五百件,馬氏聽說是孟若華牽的頭,在榮喜院裏又大罵了起來。

“拿着我宋府的錢做自己的名聲,真真是不要臉!”

“把我府上嚯嚯完了,就回孃家嚯嚯,我看你孟家能縱容你多久,我等着你被你嫂子掃地出門呢!”

“什麼純良嘉善,我看是黑心爛腸還差不多。”

“將我宋府的錢都賺走了,也不怕半夜有鬼去敲你的門!”

團福依舊守在門前聽吩咐,將這些話一字不差的都聽進了耳朵了,嘴角一哂,很是不屑的垂下了眼眸。

她向來守規矩,自是不會私傳這些話,但宋府的其他人可不管這麼多,三五成羣的就把這些話都傳了出來。

只隔了一日,這些話就傳到了孟府,氣得孟母當場就摔了茶盞。

“什麼賺走了他們府的錢,明明是我女兒補貼了不少!”孟母即便是生氣,說話也是溫溫柔柔的,只不過氣得狠了,手都有點發抖。


孟若華忙上前輕撫母親的後背,安慰道:“母親彆氣,她拿咱們沒辦法才說這些閒話的。”

“可她說這些閒話,讓別人怎麼看你?咱們沒做的事情,憑什麼往咱們身上潑髒水?”

“母親,若是他們講道理,我也不會和離了!”孟若華倒沒多氣憤,無論宋府做出什麼樣的事情,她好似都不覺得意外,“母親放寬心,她這些話終究會報應在她們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