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回去?

發佈時間: 2025-04-11 14:19:54
A+ A- 關燈 聽書

二夫人聽說後,拉着宋辰安一臉欣喜的道:“別聽你父親的,他是不站隊,可一輩子在五品上晃悠有什麼出息?我出門做客都沒臉!”

拉着宋辰安回憶了一番當初宋府的榮光,末了又滿是期待的看着他,“以後母親能不能得個誥命,就看辰哥兒的了!”

“我也是能享上兒子的福了!”

後來沈雲嵐聽說後,很是好奇的拉着他問了一通,對齊王府很是嚮往,“若我能去齊王府見識見識就好了。”

這些話都大大刺激着宋辰安,他想給母親請誥命,也想讓嵐妹妹風光無限。


哪個男人不想出侯拜相封妻廕子?因此宋辰安也沒將宋昌的話放在心上。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之後的時間裏,宋辰安和範承允的關係更好了,去齊王府的次數也多了,甚至傳出了他要升遷的風聲。

另一邊的孟若華對宋辰安的事情也很清楚,讓她不禁猜測宋辰安的幕後之人便是二皇子。

二皇子是舒貴妃所出,出自江南鄭家,鄭家傳承三百多年,出過一百多個進士舉人,在江南的影響力頗深,而且齊王的外祖父致仕前是國子監祭酒,門生很多,范家範正賢就是其中之一。

現今二皇子已經參政七八年了,結交了不少文臣大儒,吏部、禮部都握在他手中,卻依舊不能和太子分庭抗禮,因爲他手中沒有兵權!

兵權是重中之重,雖然太子也只握着穎河衛一處的兵權,可這一處也能把他比下去。

因此二皇子急切的想要兵權!

這是孟若華的猜測,後來她用密語給孟信寫了一封信,將自己的猜測告訴了他。是真的,也能讓父親多加防備。

孟若華除了派人盯着宋辰安,又請楊三叔派人幫忙盯着沈雲嵐。

當初齊王便是藉着沈雲嵐之事認識宋辰安的,雖說沈雲嵐的酒也不錯,可京城什麼樣的酒沒有,烈的淡的甜的香的,還有五顏六色的果酒,沈雲嵐那秋露白也不算出彩的。

慶豐樓作爲京城的大酒樓之一,比之更名貴更好的酒不是沒有,怎麼偏偏就收了沈雲嵐的酒?

孟若華不得不用最壞的心思猜測這件事。

這兩天在孟府,見過楊三力一次,楊三力很是氣憤的表示一定盯緊了這二人,還把楊樹和丁小泉都叫了回來,換上了經驗更豐富的人。

都是楊三力培養多年的人,做起事來就是比那兩個孩子利索。

有人幫忙,孟若華緊繃的心也能鬆一鬆了,可也只鬆了半天的時間。

孟母見宋府一連三天都沒動靜,再也忍不住了,不住的唸叨孟若華做事太沖動,不該離開宋府。

“現在鬧成這樣,若是宋府不來人接,你該如何下臺?”

自己灰溜溜的回去,豈不被人笑死了!

孟若華無奈的道:“母親,就算宋府來人接,我也不回去!”

“你還打算一輩子都不回去嗎?”孟母問道:“你這樣算怎麼回事?偶爾回孃家住幾天可以,怎麼能一輩子住在孃家?”

“待你侄兒長大了也要被人議論的。”

此時正值午膳時分,孟思修仰着一張小臉張牙舞爪道:“誰敢說我姑姑,我打得他滿地找牙!”

氣得孟母不停的撫着胸口,“看看,整日得不好好讀書,就知道爭勇鬥狠。”

齊思修小聲嘟囔道:“讀書有什麼好,我要學武!”

方苓見孟母又被氣着了,忙讓丫鬟被孟思修帶下去了。

她輕聲細語的道:“妹妹想在家住就在家住,別說你侄兒喜歡,我也喜歡的緊。”

當初方苓剛嫁過來的,孟母忙不迭的把管事之事都推給了她,是孟若華幫着她立威,幫着她捋順了這一大家的事。

而且孟若華對她這個嫂嫂真心不錯,她心中是感激她的。

孟若華聽到方苓的話,也只是勉強笑了笑,對着孟母道:“我在府中也住了兩天了,該回去了,等午膳後我便走。”

“母親不會小氣的連頓飯都捨不得讓我吃吧!”

孟母以爲她要回宋府,還有些擔憂的問:“你就這樣回去?會不會被她們故意刁難?”

孟若華堅定地搖搖頭,“不會,誰敢刁難我?”

她知道孟母誤會了,誤會就誤會吧,總好過不停的唸叨。

方苓勸她再住幾天,也被孟若華拒絕了,她拉着方苓走出門小聲囑咐道:“若是母親派人去宋府問,嫂子攔不下就把人指到匯升街,去我那處院子見我。”

方苓訝異的看着她,“你不回宋府?”

孟若華堅定道:“不回!”

方苓擔憂的問道:“你不回宋府你去哪?”

“剛剛不是告訴嫂子了,匯升街最裏面的那所宅子,當時還是嫂子給我挑的嫁妝呢!”孟若華笑着道,她搖了搖方苓的胳膊,撒嬌道:“母親那就勞煩嫂子了。”

孟若華看似很好說話,可她若是下定了決心,就算孟母也不能說服她的,方苓也只能嘆息一聲,“若是母親知道了,肯定要急死了?”

“那也好過母親天天傷心。”

之前的兩天,孟母雖然沒念叨她,可每次一看到她就自責的要流眼淚,雖被丫鬟們勸說的不哭了,可也是眼淚汪汪的,看得孟若華也不好受。

不如就此分開,大家都能安安生生的。

午膳過後,孟若華真的就收拾東西走了,等孟思修午睡醒來找不到姑姑,還大發了一頓脾氣。

孟母生氣的說:“那纔是你姑姑的家,自然要回去的。”

方苓小聲哄着:“咱們過幾天去看姑姑。”

經過方苓的再三許諾,孟思修才勉強同意了,不過在他小小的心裏卻種下了一顆大大的種子。

他要好好練武,以後若是有人欺負姑姑,他定把他打成稀巴爛。

於是,當天的馬步他多紮了一刻鐘,武也多練了半個時辰。

孟若華回到匯升街的宅院,石媽媽她們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廚房裏的東西也都備好了,李嬸笑眯眯的問她想吃什麼。

“李嬸想做什麼我就想吃什麼!”

一句話哄得李嬸笑眯眯的回了廚房,接着便是一頓“乒乒乓乓”的聲響。

這所宅院不大,僅有三進,可她們人也不多,加上石媽媽一家和石頭一家,也纔不過二十來口人,打眼一看,還是空空蕩蕩的。

她們又是女子居多,男子統共也才五個,其中還有三個是小孩子。

楊柳道:“該請幾個護院來。”

就算不怎麼會功夫,也要身強體壯能擋事的。

孟若華髮愁道:“又不能請那不知底細的,楊三叔手下的人也不多了,從哪裏去找護院啊!”

當初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護院這件事。

實在不行就去孟府找嫂子借幾個人吧!

可她又不想讓孟母知道,否則又要念叨讓她回宋府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