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體育研究所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33:58
A+ A- 關燈 聽書

前一世,方林因爲工作原因經常往來羊城,對當地風土民情,飲食習慣頗爲了解。

隔天早上七點,方林帶着徐良和王莫愁離開招待所。

穿大街過小巷,來到了當地的繁華地區,上下九。

找到一處賣早茶的路邊攤。

隨着1979年知青大返城,全國各地爲安頓知青,想出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

北方地區大量開設小集體,街道工廠,用來暫時解決知青的工作問題。

而在南方,除了同樣開設小集體。

有關部門採取了積極鼓勵的方式,鼓勵知青們自謀出路。

說白了就是做小生意自己養活自己。

嶺南屬於夏國傳統商業地區,上面默許,下面支持,個體經濟想不興旺都難。

喫,對嶺南人來說是絕對的頭等大事。

諸多生意中,以飲食生意最爲紅火。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投入少,見效快。

最重要的不需要門面,一個攤位就是一間店。

“好喫!這纔是美食!!!”

坐在用木板和磚頭搭成的簡易桌子邊,徐良喫得不亦樂乎。

蘿蔔糕,腸粉,叉燒,艇仔粥……

各類當地特色的早茶美食,只有攤主能做,方林全部點了一遍。

徐良喫得風捲殘雲,對面的王莫愁同樣胃口大開。

相比於昨晚的野味大餐,眼前的食物更符合北方人的胃口。

王莫愁動作優雅地喫光手裏的叉燒包,點評道:“這種包子的餡料鮮甜可口,和我們津門的包子比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沒想到南方人也這麼會做包子,我還以爲南方人不吃面食呢。”

津門的狗不理包子名揚全國,王莫愁始終認爲津門的包子和面點全國第一。

進了這頓飯,王莫愁感覺有點井底之蛙了。

論起面點手藝,羊城絲毫不遜色津門。

面前的幾種面點,色香味俱全。

特別是剛上來就被喫光的蝦餃。

皮薄餡大,入口鮮美。

和同樣皮薄餡大的津門灌湯包不分伯仲。

放下手中筷子,方林淡淡地說道:“論美食種類之豐富,羊城絕對稱得上是全國第一,無論哪個地方的人來羊城工作,都不會因爲喫喝問題而發愁。”

“不管你是津門人,燕京人,還是東北人,都能在羊城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聽到這話,徐良若有所思道:“方哥,你將我和莫愁帶來南方開眼界,學習南方的商業發展,是不是打算過段時間,安排我們來這裏開店做生意呢?”

此話一出,王莫愁跟着放下筷子,看向方林。

接到方林通知的第一時間,王莫愁產生了相同想法。

任何事情的背後,必然有着多重關聯。

方林帶領二人前往南方參觀學習,顯然不僅僅爲了讓二人開闊眼界。

背後肯定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喫飯過程中,方林介紹羊城美食種類繁多,適合過來工作的各地外鄉人。

順着這句話分析。

方林可能是要將二人中的一個留在南方發展。

方林沒有急着回答,拿出一包沒有拆開的香菸。

拆開**,取出一根遞給徐良。

徐良掏出火機給自己和方林把煙點燃。

“來南方發展的事情先不急,過幾天去鵬城特區開闊眼界,咱們再說這件事情。”

“先看再想,全面瞭解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看一看鵬城特區缺什麼,又有哪些項目能夠一本萬利。”

方林略有選擇地給出了考題。

北方商業發展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到了南方,只有一個字,快。

商業節奏快,項目發展快。

甚至就連鵬城特區的建設速度,也是快得猶如開了火箭發動機。

見狀,二人暫時壓下心中的各種想法。

方林將二人帶來,確實有安排他們前往南方發展的想法。

至於具體安排誰留在此地,方林暫時沒有想好。

如果將王莫愁和徐良一塊留在南方,結果未必是一加一大於二。

一山難容二虎。

王莫愁外柔內剛,頗有主見。

對於數字十分敏感,天生的財務人物。

徐良粗中有細,心思縝密。

適合開疆擴土,對外聯絡。

說起來。

都是能獨當一面的角色。

萬一留在一起工作,兩個人看法出現相悖,一次兩次方林尚能調停。

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矛盾和裂痕。

因此,方林索性將二人一塊帶來。

參觀完鵬城特區的發展,方林要向陸國棟彙報觀後感。

同時,方林也要聽一聽徐良和王莫愁的所管所感。

進一步瞭解他們對南方發展的看法,從中選出適合留在這裏的人。

至於另外一個,方林另有安排。

喫完早飯,方林掏錢結賬。

和北方不同,南方個體戶的交易結算方式非常靈活。

可以給夏幣,也可以給各類外幣,外匯券。

甚至以物換物都沒關係。

安排二人一塊到處逛逛,方林肚子離開早餐攤。

經過打聽,來到一處公共汽車站。

掏出五分錢買了張車票。

“乘客同志們請注意,前方到站羊城體育學院。”

不知過了多久,車廂傳來售票員的報站聲。

走下公共汽車,方林深吸一口氣。

被譽爲“東方魔水”之父的那個人,此時正在體育學院下屬體育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一款跨時代的飲料,馬上就將通過他的手,出現在全世界面前。

東方魔水,影響一代人的國民飲料。

被西方媒體稱之爲東方人的飲料奇蹟。

也是第一款通過借勢營銷打開市場,走進千家萬戶的現象級商品。

屬於帶貨商品的老祖宗。

“同志,你找誰?”

體育科學研究所辦公樓一樓大廳,戴着花鏡捧着報紙的老門衛,額頭彷彿長了第三只眼。

僅憑腳步聲便能判斷出有外人進入這棟樓。

方林停下腳步,客氣地說道:“老同志你好,請問候笑陽候研究員有沒有來上班?”

“來了。”

聽到方林要找候笑陽,老門衛放下報紙,問道:“你找他有什麼事兒?”

“我是燕京一家企業的職工,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和候研究員談一談。”

“麻煩您告訴我,候研究員的辦公室在幾樓?”

方林一邊說,一邊掏出工作證。

得知方林要找候笑陽,老門衛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