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應對之策

發佈時間: 2025-02-02 18:25:28
A+ A- 關燈 聽書

長青當即領命而去,將尚在酒樓喫酒的林承恩給請了出來。

林承恩聽說上峯要找自己,不敢耽擱,匆匆地與酒樓中的朋友道別,整理了衣衫,便隨長青一同離開了酒樓,

因實在不知大人深夜尋他會有何事,他忍不住回頭問道:“不知大人可說了,尋我有何事?”

長青微微搖頭,“大人並未透露具體事宜,只是吩咐奴才來尋您。”

林承恩點了點頭,不再多言,跟在長青身後上了馬車。

他開始回想今日白天發生的事情,心中盤算着大人此次深夜召見,或許與這些事務有關,他在心中權衡着一會兒要如何應對。

馬車很快便抵達知府的府邸,守門的下人立刻上前接過繮繩,林承恩則跟在長青身後往書房去。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府邸的書房前。

見到來人,守在門外的僕從對內請示,“大人,林先生到了!”

威嚴的聲音從書房內傳來,“請林先生進來!”

僕從當即閃身讓開,恭敬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林承恩整理了一下衣衫,隨後推門而入。

書房內燈火通明,李文彥正坐在書桌前,正認真的看着手中的紙稿。

待見林承恩進來,立即喚他過去,將手中的紙稿交給了他,“先生先看看這上面的法子如何?”

林承恩疑惑的接過紙稿,仔細的看了起來。

越看他眼睛越亮,翻動紙張的手都因着激動而有些顫抖,待將紙上的措施看完後,林承恩激動的問道:“此法甚妙,若是能照此行事,府城面對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只是當下這種情形下,再如此高調行事,對於大人來說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京城四皇子一黨,早就覬覦大人的位置了,若是冒險行事,只怕於大人不利!”

李文彥嘆息一聲,他如何能不知呢?

如今太子一黨被四皇子一黨壓的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自己又被打上了太子的烙印。

四皇子一黨早就要對他下手,苦於自己行事一直十分穩健,這才未被那些人抓住把柄。

若是自己在旱情如此嚴重的形勢下,還勞民傷財的舉辦競渡,只怕他這般剛有動作,京城那頭就要有所行動了!

可眼下又沒有其他更好的法子應對愈演愈烈的旱情,與其到時候被安上一個失職之罪,倒不如就賭一把!

他將自己的顧慮全都說了一遍後,詢問道:“先生可有什麼好法子?”

林承恩沉銀了片刻道:“大人,不若直接上摺子陳情吧!”

“底下各郡縣不是都寫了摺子,與大人哭窮嘛,大人便將這些情況彙總後,上書給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減免賦稅,再放糧賑災!”

“大人心裏清楚,這些摺子上去了大概率也會駁回,待駁回後,大人再將此摺子送上去。”

“如此陛下既不應允大人第一道摺子,那大人自己想出的紓困之法朝廷更沒有阻攔的道理!”

李文彥聽了幕僚的話,焦躁的來回走動,不由陷入了沉思。

請求賑災、減免賦稅的摺子他不是沒有上過,卻是一直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覆。

他也清楚這些年與北方蠻夷的戰爭一直未有停歇,邊境地區衝突不斷。

加之皇帝年邁,開始沉溺於享樂,整個國庫入不敷出,又哪裏拿的錢糧來賑濟百姓。

如今他另闢蹊徑,從直接要糧食,改換成自謀生路,如此他在府城的所作所爲也算過了明路,便不怕再有人彈劾。

他略略沉銀後,頷首道,“此法確可一試,就按先生所言來辦!”

他當即回到書案後頭,提筆沾墨開始寫摺子,主僕兩人一直商討至深夜,這纔將此事定案。

大殿上,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目光掃過大殿上爭論不休的大臣們。

南方的旱情如今已波及大半的江南地區,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今日朝上又爲是否減免夏稅而爭執不休。

支持減免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陳述理由:“陛下,南方的旱情已經讓百姓們顆粒無收,若再徵收夏稅,無異於雪上加霜。陛下應當體諒百姓的疾苦,減免夏稅、出糧賑濟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然而,反對的大臣們也不甘示弱:“陛下,今年許多兵士的軍餉還未發放,他們同樣需要養家餬口。若是減免夏稅、撥糧賑濟、軍餉只怕又要發不下去。沒有了足夠的糧草和軍餉,將士們拿什麼固守國土呢?”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朝堂之上,雙方的爭論愈發激烈,皇帝也陷入了沉思。

這時,皇帝的目光轉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戶部尚書,開口道:“盧愛卿,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盧越出列,躬身稟告道:“陛下,微臣深知南方的旱情嚴重,百姓們生活困苦。然而,今年兵士們的軍餉、邊境的糧草、每一項都是必不可少的開支,朝廷的財政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說罷,盧愛卿從袖中取出一份摺子,雙手呈上:“陛下,這是臣今日剛收到的木州府的摺子,臣以爲這上面的法子或是可以一試,若是他們能自助度過難關,朝廷的財政也能緩解不少!”

皇帝接過摺子,仔細閱讀起來。

摺子中詳細描述了南方的災情、百姓的疾苦以及實施此政策可能給當地百姓帶來的益處。

皇帝看完不由坐直了身子,他將手中的摺子遞給身邊的內侍,示意他將此摺子傳給底下的朝臣。

“諸位愛卿看看此法可成?”

有朝臣當即斥責道:“這如何使的,災情發生不想着先控制糧價,卻還要大肆哄擡糧價,陛下李文彥其用心險惡,還望陛下三思啊!”

大殿中,不少四皇子一脈的官員站出來,“臣等複議,陛下,旱情這般嚴重,李文彥不想着倡導節儉,竟還想着勞民傷財的去搞竟渡,這簡直昏庸,臣建議直接罷了李文彥的官職,莫要讓他荼害百姓!”

皇帝雖然老了,卻還不至於昏庸,如今最讓他猜忌的便是底下的人結黨營私,再看地上跪着的一串大臣,皇帝生氣的一拍桌子,

“爾等既是不願接受李愛卿的建議,那是有解決災情的好法子了?”

一衆官員嚇的立刻跪地,再不敢反對,他們能有什麼主意,他們不過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罷了!

皇帝見方纔還吵的不可開交的羣臣瞬間成了鵪鶉,不由冷哼一聲,當即頒佈旨意,應允了木州府的奏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