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縣令之子求助

發佈時間: 2025-03-14 12:20:51
A+ A- 關燈 聽書

鐵父不甘心的握緊了拳頭,知道兒子說的句句在理,到底還是答應了。

屋外傳來推門的吱呀聲,陳七七不顧腿上的斷腿的疼痛,害怕的直往牆邊縮。

她摟着被子蓋在身上,整個人埋在被子裏瑟瑟發抖。

等了許久,只聽到那人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到窗前了……

慢慢的又到了桌邊……

她害怕的抓緊被角,那聲音卻再沒有再上前一步。

屋內連落針的聲音都聽得見,陳七七不敢掀開被子。

許久之後聽到了關門聲,她這才露頭。

一邊害怕的同時,一邊又慶幸今天鐵父竟然沒有折磨她!

她看了一眼桌上那碗熱騰騰的稀粥,眼淚止不住的流。

她真的好想回家,也好想回到從前做姑娘時無憂無慮的樣子。

如果能夠再來一次的話,她一定不會那麼不識好歹,起了那些壞心思。

如果能再來一次就好了……

陳七七小心翼翼伸手過去,把桌上那碗粥拿在手裏,一邊喝着,豆大的眼淚一邊滴進碗裏。

很快,那碗沒味道的粥開始腥鹹,最後變得苦澀,就如同陳七七此刻的心情一樣。

………

夜晚,一輛破舊的馬車在村道上行駛。

除了馬車上昏迷中的女人之外,其餘人等各個都手執武器,嚴陣以待,生怕從路邊突然竄出幾個流民上來搶東西。

馬車突然停住了,林業的心都繃緊了,拿着繮繩的手臂都要用力。

“怎麼停下了?”

一只骨節分明的手挑開車簾,探出身子問道。

“少爺,前面有火把。”

聽到這話,車上的幾人都不約而同的拔出了手中的劍。

“還往前走嗎?”

林業繼續問道。

高應明看了一眼昏迷不醒且發着高燒的妹妹,咬了咬牙說道,“往前走,誰要是敢上前來,就一劍砍死!”


“是!”

林業在外面得了命令,一鞭子下去,馬車又繼續往前行駛着。

同時,榆林村這邊。

巡邏隊也聽見了遠處的車軸聲,衆人都警惕起來,一個個握緊手裏的傢伙。

有拿弓箭的,陳平就是拿着弓箭,這些都是他上山打獵之前提前準備的。

也有拿些鋤頭跟釘耙的。

大夥兒是原本分散開來圍繞着村口巡邏,現在一聽到有聲音立馬集聚在一起,齊齊守在村口。

生怕有人硬闖進來。

等兩撥人交匯之時,林業駕車的速度不禁放緩了,他空着的另一只手下意識摸上了腰間的匕首。

高應明從車窗往外看去,只見眼前是一個村子的入口,村口站着一排有序的人,看樣子應該是村民。

他們手上的武器大小不一,也不統一,臉上卻是一臉嚴肅,大有一副下一秒就要衝上來跟外來者拼個你死我活的兆頭。

林業眼見着村裏的人沒有想出來攔截的意思,正準備駕着馬車繼續往前,卻被高應明叫了停。

“少爺?”

他疑惑的回頭,這是好事啊,少爺怎麼不走了?

高應明直接跳出馬車,獨自一人朝村口走去,林業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村口那撥人看起來最起碼有十個,可他們加上小姐一塊兒,也不過才五個人啊,怎麼打得過?

萬一少爺貿然前往,惹怒了別人怎麼辦?

林業的額頭嘩嘩冒着冷汗,心裏想着若是待會兒村子裏的人衝出來,自己是立刻衝下去和少爺一起應敵,還是在車上守着小姐?

他是少爺的護衛,私心裏在意的肯定是少爺的安危,至於小姐,說實話她的品性自己是看不上的……

可她偏偏又是少爺唯一的親人了……

林業在這邊糾結的心急如焚。

高應明卻一步一步堅定向前,他方纔不是沒有想過讓林業直接駕車離去。

可看着村民們沒有絲毫要上前上前搶車的的意思,而且他們各個都透着一股正氣,不像是會打劫強搶的人。

所以高應明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走上前跑來,主要是他妹妹的病不能再等了。

今晚在這方圓十幾裏恐怕都找不到大夫,若是沒有藥,到時候妹妹就得燒成個傻子了。

他不得不賭一把!

今日正好是陳硯帶頭巡邏,他看着越走越近的高應明,揮手示意衆人不要輕舉妄動,高聲喊道。

“這位公子,我們村不歡迎外人,你不要再上前了!”

“若再上前一步,恐怕就要永遠留在這兒了!”

他的言語裏滿滿是恐嚇意味,可高應明覺得眼前這人渾身都透露着一股浩然正氣,莫名的信任他不會胡亂傷人。

“各位別擔心,我們沒有惡意!”

他懇切的說道,“在下高應明,是隔壁沙林縣縣令之子,沙林縣前幾日已經徹底亂了,衙役們跑的跑、死的死……”

“我爹一心爲民,一直在組織賑災,可惜被間人所害。”

“無奈之下,我們兄妹二人才被迫逃亡,並非是我有心打擾,只是我妹妹現在高燒不止,恐有性命之危,不知貴村有沒有大夫?”

“我們只求一副藥,可以用糧食換!”

高應明語速極快的說道,生怕榆林村的人不同意。

這要求聽起來怎麼着都將得到一個否定的答案,可陳硯卻沒有立馬拒絕。

“沙林縣縣令之子”,這幾個字在昌南縣着實是有分量!

別人興許不知,可陳硯卻印象深刻。

十年前昌南縣遭遇了一場有史以來巨大的洪災,當時的縣令束手無策,只能求助周圍的縣區。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其他人害怕搞砸,一直不敢伸出援手,也沒有派人來幫助,只有隔壁沙林縣的縣令高儒正是個好官,又一心爲民。

雖然不得抽空而來,卻派了沙林縣的縣丞過來賑災。

因爲沙林縣在抗洪這一塊兒非常有經驗,有了他們的幫助,昌南縣的洪災才得以控制,災後的建設得以有序進行。

這件事若是去問村長,他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陳硯纔會猶豫。

高儒正是一個好官,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如今他的兒子求助,雖然大夥兒都一致同意不許外人入內。

可這是個突如其來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