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打探

發佈時間: 2025-02-02 18:32:53
A+ A- 關燈 聽書

此時鄭大夫正在櫃檯後撥弄着算盤,聽到動靜擡頭看去,便見到宋喜樂夫妻二人。

鄭大夫當即放下手中的活計,高興的迎了上去,“哎呀,兩位可是來的正好,我正想着要將這兩月的分成給兩位送去呢。”

說罷,一邊招呼兩人先坐,他則回身將這兩月的賬本拿了過來。

“宋娘子請過目,這是這兩個月的流水,一共需分你一百零五兩銀子!”

宋喜樂略略翻了翻,賬目記錄的十分清晰,每日的出貨量是多少,又盈利多少,只要一算分成比例,就可得出她應得的數目。

她將賬冊放下,笑着道“您記錄的很是詳盡,沒什麼問題。”

鄭大夫見對方很是信任他,心中也很熨帖,當即便吩咐兒子將銀錢拿來,很是爽利的與宋喜樂分了利!

當然鄭大夫之所以這般積極主動,還有府城主家的來信的因素參雜其中。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信中不但有幾份珍貴的醫案,還有府城主家要與宋喜樂交好的囑託。

宋喜樂並不清楚其中原由,她笑着收下銀錢,旋即問道:

“我看現在主要出售的高端牙粉,是平價牙粉沒銷路?還是出現了新的競品?”

鄭大夫連連點頭,“正要與娘子說呢,現在其他雜貨鋪子也在售賣平價牙粉,我買來試過,與我們藥鋪的差異不大,因而銷量受到了衝擊。”

“再一個現在年景越發的不好,百姓們手頭拮据,大家能不消費就不消費了,因而數量也有所減少。”

既是說到了這裏,宋喜樂便問出了心中的擔憂,“鄭大夫,這兩日縣城內可有什麼異常?方纔我進門時,守城門的差役,竟是需要盤纏戶籍!”

鄭大夫眉頭微皺,想了想道:“倒是沒什麼特別之處,要說變化,我發現這幾日城中出現不少提着大包小包的外鄉人!”

宋喜樂心中咯噔一聲,這是察覺到不對提前跑路的人?

她心中雖如此想,卻也不敢肯定,畢竟這樣的光景活不下去的百姓另謀出路也是有的。

可不過就因此判定有災民。

宋喜樂在心中沉思,看來此事還是需尋縣令大人打探確切消息。

夫妻兩人在鄭大夫的藥鋪,又寒暄了片刻,待兩人要走時,鄭大夫極力的挽留兩人,想要兩人留在此用飯。

只是夫妻兩人心中裝着事情,到底婉拒了鄭大夫的邀請。

出了醫館後,夫妻兩人徑直前往縣衙。

兩人來到縣衙門前被差役攔住,宋喜樂在表達自己來意後,卻是被告知縣令大人此時並不在縣衙。

見狀,宋喜樂並未急着離開,轉而詢問起購買山頭一事。

如今這般年景,百姓手中的地都賣不出去,誰還會想買山頭?

差役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不確定的又詢問一次。

待得到了宋喜樂肯定答覆後,差役臉上的神情明顯更熱情了幾分!

他們縣衙現在窮啊,莫說是這些荒地了,縣令大人爲了能籌措到更多的銀錢囤積糧食,便是官田都肯低價租賃出去。

差役生怕到嘴的鴨子飛了,當即便領着夫妻兩人去了公房。

掌管文書造冊的官吏在聽說了宋喜樂要買山頭時,竟也一副看傻子模樣看向了宋喜樂。

原本無主土地的買賣,最好還是由當地里長代爲操辦更穩妥些,但官吏也怕呀,擔心兩人歸家後,再被家裏人給勸住了。

官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給兩人辦了地契。

宋喜樂手中拿着地契,出了縣衙大門的時候,甚至還有些回不過神來,“這就給我們辦了?”


她原本不過是想來先打聽一下,孃家的那座山頭能不能購買,若是想買又需要多少銀錢。

沒想到,她根本沒費什麼力氣,甚至連打點官吏的錢都沒花,只花了六十兩銀子,便將那座山頭給拿下了!

宋喜樂有些懵。

陳雲右卻是笑着拉着妻子的手,往不遠處的餛飩攤位走去。

“這也能理解,現在最不值錢的便是良田,更何況你買的還是沒人要的荒山了!你要買,他們自然積極!”

宋喜樂悠悠的嘆息了一聲,災年土地最不值錢!

這邊宋喜樂剛感嘆完,便聽到側前方餛飩攤位上,一聲低罵聲,“這周家可真不是東西,竟然十斤糧,就想換一畝地,心可真夠黑的!”

一旁的食客忍不住也跟着嘆息一聲,“但這有什麼法子呢,人都要餓死了,守着那點子地能有什麼用!”

夫妻兩人臉色不太好的走至餛飩攤,吩咐攤主上了兩碗餛飩後,宋喜樂向方纔說話的人問道:“那周家如此,縣衙就不管嗎?”

食客偏頭看了兩人一眼,見陳雲右一副書生模樣,不由放鬆警惕道:“這怎麼管?他周家又沒有強買強賣,全憑自願。”

另一人嘆息了一聲,“哎,其實咱們周縣令已經做的不錯了,就是沒什麼根基,鬥不過勢大的周家!”

“什麼鬥不過,我看就是有意包庇。”

“…..”

陳雲右看到沉默的妻子,伸手握了握她的手,以示安慰。

若是旱情一直得不到緩解,屬於底層百姓的苦難纔剛剛開始而已。

這些爲富不仁的富商,看中的可不僅僅是他們手頭的這一點地,他們要的這些人最終賣身爲奴,成爲他們的資產,受他們驅使!

宋喜樂有些坐不住了,她對着丈夫道:“我去一趟縣衙後宅,去尋縣令夫人,你在此等我?”

陳雲右沒有阻止妻子,他只是堅持妻子喫過餛飩再走。

兩人喫完餛飩,陳雲右候在餛飩攤位,宋喜樂則去拜訪了縣令夫人。

李氏再次見到宋喜樂時候,臉上俱是笑意。

“多虧了你當時給我的方子,製作出來的清涼膏受歡迎的很,尤其是在服徭役時,有不少民役因着塗了此膏,這纔沒有導致中暑!”

“此事,你當居首功,便是我家大人也稱要好好謝一謝你們夫妻!”

宋喜樂謙遜的道:“我不過只是出一個方子,真正勞心,費神的卻是大人與夫人!”

“現在南雲縣的糧價能夠控制住,這些都要仰仗大人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