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進軍建築行業的第一步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42:24
A+ A- 關燈 聽書

昨晚,方林和林懷民詳細分析了目前成立建築公司的契機。

建材當中最重要的鋼材。

方林這邊有着其他人沒有的門路。

燕鋼,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第一家進行承包制的鋼鐵企業。

鄒四海憑着過人的眼力和魄力,用近乎逼宮的方式,從冶金部等各部門拿到了一柄“尚方寶劍”。

保證有關部門下達的年生產任務的同時,剩餘產能可以用來生產計劃外的鋼材。

換言之。

今年任務是七十萬噸鋼,燕鋼生產了一百萬噸。

七成上交國家。

剩餘三成可以由燕鋼自行銷售。

計劃外銷售的出現,引來了大量的民間鋼鐵需求。

進而導致鋼材批文價比千金。

畢竟,計劃內生產始終佔據着大頭,能夠對外銷售的鋼材數量始終有限。

直到八十年代末,鋼材市場纔會完全放開。

在這之前。

能不能拿到計劃外鋼材批文,直接體現了一個人的能力和背景。

“可是開始建築公司,需要……”

“王老師,建築公司需要的東西,我這邊負責準備,你們當地需要的是給我們搞到建設建築公司的許可證。”

方林說道:“成立建築公司不但能幫助當地,招來更多的投資企業,還能極大釋放你們縣的勞動力。”

“畢竟,單是一個自建廠房,就讓許多的港商和外商望而卻步,隔壁鵬城特區和另外幾個特區發展得越來越好,此消彼長,外商和港商將會越來越多的卻這些地方,你們當地的無業人員也會因此而離開香城,前往發展良好的城市找工作。”

“這麼一看,經濟無法搞上去,人口大量流失,久而久之,你們的各項優勢也都會消失殆盡。”

未來的事情唯有方林清楚。

畫大餅加販賣焦慮,徹底說服了王太平。

隨即。

王太平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刻安排衆人上車直奔縣府。

“啊!!!兩百畝地,還要開建築公司,自行解決建材方面的問題?!”

接到消息。

縣首胡永久馬上帶領大批縣裏領導前往會議室,熱情洋溢地招待眼前這些財神爺。

得知方林幾人來自燕京,又從王太平口中瞭解到這些人很可能是高幹子弟。

胡永久興奮得合不攏嘴。

港商加高幹子弟這個組合,簡直是絕了!!!

怪不得這幫人敢大包大攬,承諾解決建材中的鋼材問題。

沒說的,籤!

隔天,林懷民代表港城風雷公司與香城簽署了承包用地合同。

一共兩百畝地,一畝地每年租金120元。

承包時間五十年。

每十年付一次租金,視情況增加承包金。

不同於林懷民在鵬城承包的兩百畝土地,這次承包的香城土地,分別位於三個地區。

太平鎮一百畝,周邊兩個公社各五十畝。

未來的建築公司廠區設置在太平鎮。

同時。

優先招聘當地無業人員。

想要蓋房,除了鋼筋,水泥,還需要其他的建材。

這些方面的問題。

方林同樣也有解決方案。

自建。

當前外資投資情況以電子廠,服裝廠爲主。

幾乎沒有港商開設水泥廠,磚廠,砂場。

一來投資成本大,二來見效週期長。

即便是後來各路房地產大爺過來跑馬圈地,蓋房子使用的建材也都是當地採購。

擁有全體系的建材企業,未來的影響將是空前的巨大。

商業住宅,樓宇建設尚處於一片空白期。

國內的住房需求,僅僅是緊張,還沒有成爲必要的剛需。

先行一步落子,解決影響進入建築行業的配套企業和材料問題。

就算是各路房地產企業接踵而來,方林也有一戰之力。

利用協助港商企業修建工廠這個契機,一點點在建築領域打開缺口。

一旦放開了商業房產,風雷公司將會異軍突起。

完成各項準備工作,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

臨走之前,方林給王家村留下承諾。

除了可以去工業區上班。

等到建築公司和一系列配套企業落成,他們同樣可以去這些企業工作。

南方的宗親勢力,村落實力之強。

是北方人所無法想象的。

和這些當地土着打好關係,許多問題都能變得簡單不少。

特別是遇到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少不了這些人的幫忙。

返回鵬城。

方林終於騰出時間去拜訪未來岳父陸國棟。

不巧。

忙着參與春季廣交會的陸國棟不在鵬城,方林只能是又跑了一趟羊城。

總算見到了陸國棟。

今年的廣交會與衆不同,將會進行全面的改革。

參加廣交會的企業不再需要上級部門協調,可以直接向廣交會組委會報名。

一些按照商業流程來。

如果參展企業各項條件滿足要求,只需要支付一筆展位費,就能獲得參展機會。

陸國棟興致勃勃道:“廣交會開始走向行業化,正規化,今年的參展企業不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企企業,都會有着全新的變化。”

“你們的汽水,我看也可以拿到這裏試着銷售,外國人能將他們的飲料賣給我們,咱們的汽水也可以走出國門嘛。”

“我已經辦理了停薪留職,回去以後就要去小集體工作,汽水是內銷還是外銷,我現在不太好插手。”

方林三言兩語講了當前的情況。


小集體纔是他關注的重心。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其他問題自有農機廠和燕鋼商量着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陸國棟點點頭,說道:“既然這樣,那你就好好幹吧,從今年開始,經濟改制將會徹底走上正軌,只要守法經營,一步一個腳印,去年那種風向反覆的事情,應該是不會再出現了。”

“你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明天。”

方林急着回去聯繫鄒四海,商議購買計劃外鋼材的事情。

距離全國各行業緊缺鋼材的情況出現,還要一兩年的時期。

領先一步,就等於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搞定建築材料問題。

通過燕京農機廠的關係,弄到一定數量的工程機械和車輛。

建築公司就能開張了。

次日。

方林最後交代了林懷民幾件事,帶領吳紅兵等人踏上了返京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