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證。”
方林正色道:“你可以不相信我,也可以現在離開,如果決定對我坦誠相告,我保證留你在小集體,工資依舊一百元一月。”
李躍進再次沉默。
方林態度和其他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截然不同。
始終和和氣氣跟自己說話。
加上一個月一百元的承諾,對於李躍進太有吸引力了。
沉默良久,李躍進破例講出了自己曾經的過往。
方林猜得沒錯,李躍進確實不是汽車兵。
![]() |
而且也不是一名簡單的偵察兵。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他是一名偵察連排長。
南疆戰事爆發,還是班長的李躍進隨大部隊開赴前線。
作爲偵察兵,自然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懂得駕駛各種機動車,只是王牌偵察兵的入門條件。
熟練擺弄各種國產槍械,拳腳功夫以一當十。
憑藉着過硬的軍事素養,李躍進到了戰場如魚得水,多次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因功被火線提幹。
從班長變成一名見習排長。
不出意外,李躍進很快就能成爲正式排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就在李躍進接到通知,即將前往教導隊訓練的前一天。
一處貓耳洞遭到敵人偷襲。
駐守貓耳洞的一個班戰士全部犧牲。
提幹之前,李躍進正是這個班的班長。
如果自己依舊留在班裏,李躍進認爲戰友們不可能犧牲。
帶着無盡的恨意和懊悔,李躍進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
親手爲戰友們報仇!
敵人的特工隊神出鬼沒,稍有風吹草動便會立刻轉移。
想要找到害死戰友們的仇人,可謂是難如登天。
搞不好,還要深入敵境。
氣急攻心的李躍進管不了那麼多,一個人偷偷離開大部隊。
憑着敵人留下痕跡,終於在國境線對面,找到了這支神出鬼沒的特工隊。
一夜過後,李躍進大仇得報。
八名敵方特工全被李躍進宰了。
爲戰友們報完仇,李躍進返回團裏自首。
前往教導隊報到的時間已經過了。
一個人未經彙報潛入敵國。
不但排長當不成,李躍進差點被送上法庭。
部隊是個講究絕對服從的地方。
縱然李躍進有一百條正當理由。
也抵不過一個無組織無紀律。
“好樣的!”
方林稱讚道。
從軍紀方面來講,李躍進犯下的錯,誰都保不了他。
但是從個人情感角度說,誰聽到都要對李躍進豎起大拇指,說一句幹得好。
李躍進漠然道:“雖然背了個處分提前退伍,但是老子不後悔,即使讓老子重選一次,老子還是會那麼做。”
“什麼也別說了,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小集體的第一名正式工。”
“每月工資一百元,至於獎金什麼的,需要等小集體框架搭起來再說,你放心,保證讓你滿意。”
方林想了想,詢問道:“躍進,小集體現在的負責人,只有我和吳紅兵,還有十幾個臨時工。”
“小集體前不久剛剛進行了廠房修葺,設備和生產材料也沒到,其餘工人現在都在家裏休息,你先擔任保衛科負責人,你認爲怎麼樣?”
“什麼工作無所謂,只要能有份工作就行。”
李躍進由於檔案帶着處分,沒有任何一家國有企業能夠接收他。
去其他小集體企業,或者街道企業當臨時工,對方又會和吳紅兵一樣刨根問底。
對於自己曾經幹過的事情,李躍進毫不後悔,但是不願跟別人多講。
作爲軍人,服從命令聽指揮是天職。
犯了軍紀自己認。
“紅兵,你來一下。”
方林向不遠處正在抽菸的吳紅兵招了招手。
緊接着告訴吳紅兵,李躍進是小集體的自己人。
明天,李躍進會正式走馬上任,成爲小集體保衛科負責人。
之前發生過什麼,方林已經知道了。
吳紅兵無須多問,只要知道李躍進是個爺們兒就行。
李躍進拿着方林給的二十元錢,心滿意足地離開小集體。
吳紅兵納悶道:“方哥,李躍進這傢伙古古怪怪,真的可信嗎?”
“你不信他,還信不過我?”
方林笑道:“等以後你們熟悉,你就會知道李躍進值得信任。”
“時間不早,咱們出去找個地兒喫點東西,明天早晨把你們廠的卡車開出來一輛,我有用。”
隔天一早,吳紅兵開着一輛卡車停在農機廠家屬區樓下。
隨後,方林在吳紅兵的幫助下,將打包好的計算機搬上卡車。
抵達無線電廠家屬區,方林告別吳紅兵,一個人將計算機搬到梁奮鬥家的小樓。
“這是IBM公司的第一款個人家用臺式計算機?”
方林將計算機搬進客廳,三下五除二地組裝完成。
梁奮鬥曾在一本國外雜誌,讀過關於這套計算機的相關介紹。
萬萬沒有想,IBM公司推出不久的臺式計算機會被方林買到。
還以爲方林口中說的計算機,是西方淘汰的二手貨。
又或者是國內的孔帶計算機。
方林說道:“沒有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又怎麼進行數控系統編程呢。”
此話一出,梁奮鬥心頭一驚。
方林說要研究四軸機牀,真的不是信口開河放衛星,也不是胡幹蠻幹。
提前做了大量詳細的準備。
無論四軸數控機牀還是五軸數控機牀,僅僅是領域內人士對它的代稱。
數控機牀真正的名字叫做加工中心。
內部核心是各類複雜的軟件程序。
懂得用進口計算機進行編寫程序,證明方林即使不是專家,也肯定對多軸數控機牀有着充分了解。
不一會,方林啓動計算機,進入操作系統。
調取出自己存儲在計算機裏的數控基礎圖紙。
“梁工,數控機牀的核心是各種複雜的軟件程序,同時還需要大量處理器,電子元器件配合使用。”
方林自信滿滿地說道:“前者需要咱們憑各自的能力進行技術攻關,至於後者的處理器,我認爲燕京無線電有能力爲我們提供所需要的電子處理器。”
“你是說8080處理器?”
梁奮鬥坐在計算機前,轉頭看向方林。
方林點了點頭。
1979年的時候,滬城無線電廠和幾家配套企業,聯手突破處理器技術屏障,完成了技術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