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被迫臥底的擋箭牌寵妃13

發佈時間: 2025-02-18 17:08:50
A+ A- 關燈 聽書

齊景珩眸色微閃,“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封瑾年沉聲道:“臣所言句句屬實,臣這十多年來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每天都活在恐懼中,可鎮南王還是不肯放過臣,繞骨醉雖然是臣自願服下,可一直給我下毒,希望我變得癡傻瘋魔的卻是鎮南王。”

封瑾年透露出的消息讓齊景珩陷入沉默,封瑾年甚至不肯叫鎮南王一聲父王,可見他有多恨鎮南王。

“陛下,哪怕我這些年來小心僞裝成一個廢物,鎮南王還是不肯放過我,所以臣要自救,而能救臣的只有陛下了。”封瑾年又道。

齊景珩挑動眉頭,“朕?”

“陛下,臣相信這個世界上只有您能理解臣的處境,而臣同樣理解您的難處。”封瑾年繼續道。

齊景珩聞言,臉色猛然一沉,“你這話什麼意思?”他緊緊盯着封瑾年,眼中閃過殺意。

“鎮南王一心想把王位傳給我七弟,爲此不惜捧殺臣、毒害臣,臣四面楚歌、進退兩難。

而今大齊藩王林立,嚴重威脅王畿安全,七王之亂便是最好的佐證,朝廷之上士族朋黨衆多,選賢任能之權被士族把控,皇權岌岌可危,陛下之處境與臣何異?”封瑾年一字一句道,語氣之淡然彷彿自己說的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話,而是良言善諫。

“你放肆!”齊景珩瞳孔微縮,沉聲呵斥。

封瑾年立刻起身跪倒在地,“臣不敢。”

“你不敢?封瑾年,朕看你敢得很,我大齊國事何時輪到你置喙?”齊景珩眸中殺意更盛,他有一種被封瑾年看穿的錯覺,這讓他一時之間不能保持平靜。

“陛下經韜緯略,自然不需要臣妄論國事,臣願做陛下手中的刀,爲陛下剷除間佞。”封瑾年雖然跪在地上,卻仰着頭,一瞬不瞬看着齊景珩。

“我大齊人才濟濟,朝臣亦有報國之心,哪裏來得間佞?”齊景珩滿目冰冷。

“臣所說的間佞有兩人,一位只手遮天,籠絡世族,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位功高蓋主,得盡民心,他們就是陛下施政布令、統一大齊之路最大的絆腳石。”封瑾年沉聲道。

齊景珩倚靠在椅子上,放在把手上的手指微微蜷縮,他換了個姿勢,漫不經心道:“哦,我大齊竟真有這樣的間邪之輩,你說說,他們是誰?”

“鎮南王、攝政王。”封瑾年回答。

“封世子,朕看你是真的瘋了,鎮南王爲我大齊鎮守疆土,護衛一方,攝政王扶持朕登基,穩定朝堂,他們都是我大齊的功臣,你有幾個膽子,敢這麼評判他們?”齊景珩的眼神陡然陰沉,一股雷霆萬鈞的氣勢向封瑾年壓去。

這位平庸無能的帝王好似脫胎換骨,由病貓變成老虎,不過須臾之間的事。

封瑾年注意到他明顯的變化,心中反而更安定,“陛下明鑑,臣字字真心,一心爲您,大齊要想太平,此二人非除不可。”

齊景珩沒有說話,封瑾年繼續道:“鎮南王掌地方權柄,攝政王享王畿大權,他們二人心照不宣,互爲掣肘,陛下行削藩之策多年,攝政王卻陽奉陰違,未曾盡心,陛下徵召寒門子弟入朝爲官,攝政王卻把他們放在不起眼的低位,不許他們接觸核心權力,爲的就是牽制陛下,不讓您有掌權的機會。


您一日不掌權,各地藩王一日不除,攝政王自然高枕無憂。鎮南王對這樣的局勢也樂見其成,他們把控着大齊,爲所欲爲,全然忘了您纔是真正的大齊之主。”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如果說方纔齊景珩只是帶着幾分玩味審視封瑾年,那麼聽完他這些話,齊景珩便再不敢小覷封瑾年。

大齊積弊已久,前有太祖分封諸侯留下的隱患,後有世族盤根錯節橫行朝堂,大齊局勢混亂不堪,各方勢力都暗懷鬼胎,沒想到封瑾年竟然能看得透徹。

“說下去。”齊景珩慢慢直起身子。

封瑾年:“鎮南王和攝政王雖成鬥角之勢,但他們卻未必真的聯盟,他們更多的只是爲了牢牢掌握現有權力,不得不對對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陛下猜如果他們其中一方處於弱勢,另一方會不會撲過去把他咬死?”

齊景珩眼睛微亮,他站起身,大步向前,將封瑾年扶了起來,迂迴道:“一山不容二虎。”

封瑾年並不推辭,順勢站起身,“陛下英明,臣以身做局,如今正有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陛下眼前。”

“什麼機會?”齊景珩追問。

“陳王衝動易怒,臣打傷了他的世子,他便如臣所料,急不可耐打上門來,而今日臣放出消息,是他害得臣心智失常,在外人眼中,鎮南王府和陳王府必定結下死仇。”封瑾年道。

齊景珩點頭,認同他的觀點。

“陛下想想,陳王那麼疼愛他的兒子,如果親眼看着兒子中毒身死,必定會不擇手段爲兒子報仇,而他的仇人只會是臣和鎮南王府。”封瑾年道。

“中毒?”齊景珩敏銳捕捉到盲點。

“正是,誰會在這個時候給陳王世子下毒?臣已經瘋了,沒有這個能力。”封瑾年笑道。

“你想嫁禍給鎮南王?”齊景珩反問。

封瑾年脣角笑意加深,“陳王世子中毒身死,陳王痛不欲生,趁着鎮南王遠在京畿之時,對鎮南王家眷痛下殺手,陛下覺得這副局面會不會很好看?”

齊景珩仔細看了看封瑾年,同樣笑道:“相信一定會很精彩。”

“鎮南王府與陳王府鬥個兩敗俱傷,攝政王肯定按捺不住,他們所在的封地只會被攝政王以各種名義把控,其他藩王見此情況,對攝政王也會生出芥蒂之心。

世族雖然一直依仗攝政王,但他們對攝政王也並不是完全俯首帖耳,一旦藩王和攝政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攝政王勢力必定如日中天,他用來掣肘藩王的世族作用便會大大降低,世族必定不安。

只需要稍加引導他們便會想起當年攝政王是怎麼對待他們的,世族爲了保全己身,也會蠢蠢欲動,陛下大可趁此時機,拉攏世族,提拔寒門,培植自己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