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被迫臥底的擋箭牌寵妃23

發佈時間: 2025-02-18 17:09:58
A+ A- 關燈 聽書

鎮南王的作用已盡,齊清嘉集結軍隊,親自出徵,與鎮南王軍隊大戰。

在離開上京前,齊清嘉以保護聖上爲名,將皇宮的守衛增加了數倍,至於他是真的想保護齊景珩的安危,還是想趁機做些別的事,只有他自己清楚。

鎮南王來勢洶洶,各地藩王爲保護自己,也爲應鎮南王之召,紛紛出兵,加入對抗鎮南王的戰爭。

楚地精銳兵士,在近半個月的接連作戰中折損近半,對自己的同胞下手,哪怕是聽從自己忠心侍奉的主上之命,楚地的士兵多少有些不忍,從前他們是爲國作戰,如今卻是稍不留神就會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跟隨鎮南王的士兵此時大多已萌生退意。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軍心不穩,何談勝利。

鎮南王統兵作戰是一把好手,但論起對人心的拿捏還是差了幾分,雖說他借親人之死出兵,確實是在利用他們,但也不能說他對死去的郭側妃和那些兒女毫無感情,在野心和悲憤之情的催動下,他倉皇出兵,想用命搏一搏,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料得不是很準確,如今軍中士氣低迷,可謂騎虎難下。

恰在此時,齊清嘉發出勸降書,宣稱只要鎮南王肯停止作戰,念及他失去親人,心情悲憤,可以對他寬大處理。

鎮南王並未表態,但他擴大戰線的做法卻向所有人表明了態度:他不會停止發動戰爭。

勸降書勸不動鎮南王,但卻讓楚地軍士蠢蠢欲動,他們中有的跟隨鎮南王出生入死,自然不懼爲他獻出生命,但還有的與鎮南王並不親厚,並不願意和他一起做亂臣賊子,只是礙於軍令,不得已爲之。

原先這些人以爲只能跟着鎮南王咬牙前進,但如今齊清嘉給他們指出了第二條路,他們自然不想輕易放棄。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那潑天富貴,有的人只是想好好活着,軍中徐副將就是其中之一。

齊清嘉本就沒想過用戰爭,解決這場禍事,在瞭解到徐副將的爲人後,他就暗中派人聯繫徐副將,遊說徐副將成功前,他一直派藩王的兵士做前鋒,抵禦鎮南王的軍隊。

而在勸降書發佈的第三天,鎮南王忽然暴斃軍中,他手下的士兵羣龍無首,被齊清嘉盡數逮捕。

這場發生在大齊,聲勢浩大的內亂,以玩笑般的結局收場。

齊清嘉對外宣稱鎮南王失去親人後,神志受損,所以纔會失去理智,念在鎮南王一脈世代守衛大齊,勞苦功高的份兒上,只對鎮南王一人問罪,不再株連他人,主動投降的楚地士兵也可返家。

對鎮南王的懲罰,令很多人不滿,尤其是損失慘重的諸位藩王,不過曾經他們尚能抱團和齊清嘉對抗,如今卻是再也不能了,沒有強悍的軍隊,他們說話就缺少威信,而齊清嘉手中不僅有自己封地的士兵,還因爲對楚地士兵寬大處理,很是得到他們的感激,如今楚地無主,這些人只怕都是齊清嘉的囊中之物。

名分上,齊清嘉是攝政王,本就極有地位,便是插手國事也合情合理,如今他的兵力、財力又遠在各藩王之上,他的話,根本無人敢不從。

齊清嘉處理好戰後事宜後,立刻班師回朝,所過之處,皆有百姓跪拜謝恩,對於百姓來說,上位者的權謀算計他們看不分明,他們只知道,是因爲有攝政王出面,他們才能不受戰火毒害,所以他們感念齊清嘉的恩德。

*

“母妃,他終於死了,孩兒把他送下去給您賠罪了。”封瑾年站在先鎮南王妃靈位前,沉聲道。

從知道鎮南王身死的那一刻,他便覺得壓在身上多年的擔子忽然間消失,整個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鬆快。

雖然鎮南王不是他親手殺的,但徐副將是他的人,所以也勉強算得上是他送鎮南王上路了。

“當年他用毒酒殺您,所以孩兒也爲他準備了一杯毒酒,和您當年的那杯一模一樣,如此,您可以安息了吧。”封瑾年繼續道。

大齊內亂,能獲利的除了齊清嘉,還有對大齊一直虎視眈眈的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些人的心思,同樣不能不考慮。

易地處之,如果他是齊清嘉,既要利用這場內亂最大可能地削弱各位藩王的實力,又要確保四夷不會趁機作亂,就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用最小的傷亡結束戰爭。


前期齊清嘉已經失去太多時間,如果繼續放任鎮南王北上,大齊真成了四處漏風的篩子,他就算大權獨攬,也沒什麼意義,再加上幾位實力強勁的藩王已經被鎮南王的軍隊打得元氣大傷,楚地士兵也心有倦怠,所以齊清嘉纔會出兵。

但他不能折損自己的精銳力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鎮南王身死,屆時,楚軍無主帥,自然成爲一盤散沙,再無作戰能力,而能接近鎮南王並有機會殺死他的,只可能是楚軍中人。

齊清嘉頒發勸降書,就是爲了物色可用的、能刺殺鎮南王的人。

與其說是齊清嘉選中徐副將,不如說是封瑾年選中徐副將,封瑾年在佈局之初就猜想過齊清嘉會有這般動作,所以在他的運作之下,徐副將出現在齊清嘉的考慮範疇。

一切都同封瑾年設想的那樣進行,此次內戰之後,齊清嘉大權在握,藩王勢力大大削弱,大齊權力重組,而他也能在亂局中謀求所需。

“阿孃,孩兒一定會想盡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前路艱險,您在天有靈,請保佑孩兒心願得償。”封瑾年以首叩地。

誰又能想到,在背後攪弄風雲的,會是這樣一個紈絝浪蕩子。

羣鯊爭食,游魚必須汲汲營營,賭上一切,纔有可能求得一線生機,也正是因爲游魚不起眼,所以它才能在暗地佈局,讓鯊魚們互相撕咬,而不被覺察。

只不過日後,游魚就不能繼續掩藏在暗處,需得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