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媳忙不迭點頭:“娘你放心,我一定不會的!”
她家石頭都十歲了,婆家孃家裏外親疏,還是分得很清的,可不能爲這事,得罪了虞家,害婆婆在酒坊失了人心地位,那纔是罪過。
這事敲定後,虞三郎就把事交給了石頭娘,他要忙着上學沒時間,只在第一鍋出來後,覈算成本入賬就是。
“娟兒姑,火小些,再蒸半個時辰估計就差不多了!”酒坊挪出來的一間竈房裏,柒寶站在小板凳上,踮着腳尖看鍋裏。
村長大兒媳將她抱下來;“柒寶,你都說的很清楚了,我們曉得咋弄了。
你一邊玩兒去,別叫熱氣薰着了!”
待虞三郎幾個放學之時,第一鍋切糕已經出鍋了。
雪白的糯米粉中間夾着紅棗、花生等堅果,上頭是一層黑芝麻,看着就讓人口水直流很有食欲。
趙娟兒將涼了的切了一小塊兒,分給幾個孩子。
“嗯,軟糯可口,甜而不膩,味道極好!”柒寶喫的眯上眼睛,一臉享受模樣。
幾口喫完,她還想要,趙娟兒不給了。
“這東西難克化,喫多了會積食,你年紀小,還是少喫些的好!”
村長大兒媳將涼的糯米糕脫模切成塊兒,切完後數了一下。
![]() |
“三郎,這一鍋就切了230塊兒,你打算買多少錢一塊兒?”
虞三郎便拿出他的賬簿:“算上人工柴火,一塊兒成本約莫在兩文錢左右,我最少得買五文錢!”
梁璟冽在一旁插嘴:“不行,最少得買十文!”
“十文?”趙娟兒嚇了一跳:“一斤肉纔多少錢吶?”
梁璟冽搖頭:“那不一樣,咱們糯米糕用的東西精貴,尋常人可買不起這些,跟豬肉就不是一回事。
而且這東西賣,也不是賣給尋常百姓喫的,還是得賣有錢人!”
虞三郎聽他這麼一說,頓時有點喪氣了。
去他們酒肆喝酒打酒的有錢人可不多,多是家裏有點餘錢的城裏人,十文一塊兒的糕點,他們能捨得買嗎?
柒寶勸道:“三哥,就按這個價來吧,價高了可以降,低了可不能漲的!”
虞三郎咬牙:“就這麼賣!”
第一鍋在孩子們的期盼中,讓貴叔和趙俊一起推着進了城。
從他們走的那一刻起,虞三郎一顆心也都跟着飛進了城裏,連左先生讓他起來回答問題,都迷迷瞪瞪半天回不過神來。
下午下學時,左先生破天荒的來了虞家,在虞家吃了晚飯纔回去。
左先生離開後,趙蓮舟就把虞三郎幾個叫了過去。
“你很缺錢嗎?”
虞三郎耷拉着臉,扭着手指頭,不敢擡頭回話。
“說話!”趙蓮舟聲音不大,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壓。
柒寶偷偷瞄了三哥一眼,覺得此時的三哥有點可憐,不過爹爹這會也很可怕,她縮了縮脖子,決定保持沉默不說話。
虞三郎囁嚅道:“我….我不缺錢,就是….就是覺得,爺爺和娘都很辛苦,
我….我讀書沒四郎他們好,就想着早些做點生意,將來也能分擔一二!”
趙蓮舟見他眼眶溼潤,聲音柔了些:“可你這個年紀,還不到自己做生意的時候。
明年我想讓你和四郎都下場,若是能中,固然很好,就算不中,也權當給自己積累經驗!”
他從桌上拿了一本厚厚的冊子:“這是楊大人整理的歷年考題,我給添加了一些進去,還有三四個月時間,這段時間,你們得把這些喫透!
什麼年紀幹什麼事,生意隨時都可以做,可讀書卻是要趁年少。
畢竟成年之後,身邊雜務太多,很容易分散精神,難以集中精力。
所以,往後不可再去研究什麼生意之事,明白嗎?”
虞三郎應了一聲:“是!”
趙蓮舟訓完幾個兒子,讓他們出去,單獨留下了柒寶。
“你是個女孩兒,又是我與你娘唯一的孩子,因而一直對你很縱容,當然你也很聽話。
可是柒寶啊,正因爲你是女孩兒,更應多讀些書,多明白一些道理,纔不至於讓自己在後宅蹉跎一生,耗盡年華啊!”
柒寶一陣羞愧,她沒有考功名的壓力,又仗着自己腦子好,確實不怎麼用功。
“爹,以後我會努力的!”
讓虞三郎心心念唸的第一鍋,反響並不怎麼好。
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說白了,還是嫌貴。
一鍋切糕愣是賣了三天才賣完,這其中還有周家媳婦幾個熟人幫忙,要不然估計還賣不完。
虞三郎心灰意冷,開始準備籌錢還給諸位股東,對這事不怎麼上心了。
柒寶讓村長媳婦繼續做,沒有就往店裏補貨,既然是生意,就沒有今兒賣,明兒不賣的道理。
幾個孩子不怎麼上心,趙二柱可就不一樣了,這裏頭有他三兩銀子呢。
酒肆多是中午開門,一大早可沒人來喝酒打酒,他讓小二看着店裏,自己則是揹着切糕走街竄巷的賣。
人家一開始不知味道如何不願意買,他便咬牙自掏腰包買了幾塊兒,再切成小塊,請人家品嚐。
雖是辛苦一點,可每天一鍋切糕還是賣出去的,刨去成本運費,居然有小一兩的收入。
趙二柱找虞大郎給他算了一下,以他投入的份額,一兩銀子能分多少錢。
虞大郎按照他投入佔比,再考慮是他每日起早去買,大略算了一下,估摸着能分二百文錢。
趙二柱瞬間覺得這日子有奔頭了。
酒肆給他的工錢,一個月是480文,如果賣的好,另有提成,加上這賣切糕的錢,將近一千錢,生活滿是希望啊。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他這頭在城裏忙活,趙多福在村裏也沒閒着,他聽說切糕不好賣,便自作主張分了幾十塊,背去鎮上賣。
拿了家裏那麼多錢,要是賺不回來那錢,他奶估計得打死他。
在趙二柱和趙多福兩人的努力下,生意在一個半月後,突然開始爆單了。
“啥?你說要一口氣做三鍋?”村長大兒媳聽到這個消息,忍不住又問了貴叔兩遍:“你真沒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