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舌戰羣儒的小諸葛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51:33
A+ A- 關燈 聽書

“嘩啦啦!”

丁永康和劉忠義反應最好,不約而同地帶頭鼓掌。


下一刻,會議室裏掌聲如雷。

人人面帶笑容,一改之前的冷漠和不屑。

衆口一詞地歡迎上級領導視察工作。

吳老突然出現在會場,有些事情正朝着微妙的方向發展。

吳老擺了擺手,開口道:“我在門外聽了一會你們的辯論內容,有些內容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是無法苟同的。”

“當然了,既然是會議討論,就要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出現,如果會議上面只有一種聲音,我看也就沒必要開什麼集體大會,個別領導集中討論,集中通過算了。”

吳老既沒有批評方林防備外國人的警惕心態,也沒有針對某些人全面靠攏西方進行批評。

只是告訴大家面對不同的聲音,不該一棒子打死。

沒有爭議,沒有其他論點的會議。

不是討論會,而是一言堂。

此話一出,劉忠義心頭大驚。

吳老這番話高明得很。

看似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實則是將方林的逆天言論一帶而過。

從具有危害性的不良發言,變成了帶着爭議的不同意見。

內容不同,性質也就不一樣了。

“古人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小鬼,你我僅隔了一日未見,你就讓我大開眼界,諸葛武侯當初舌戰羣儒,年齡也不過二十七八歲。”

“你們二人之間的年紀,我看也是大差不差啊。”

“古有諸葛亮舌戰羣儒,今有你方林堅持立場,不失爲一段佳話。”

吳老來到方林身前,面帶笑容地講出了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

衆人聽後暗自揣測。

吳老和方林到底是什麼關係?

將歷史典故套在方林身上,已經不是大事化小。

怎麼聽,都有些誇讚方林的意思。

方林恭敬道:“吳老過譽了,和諸葛武侯比起來,我還是多有不如的。”

“你們小集體真有實力,承擔項目需要的經費問題嗎?”

吳老反問道。

這句話,再次讓衆人的心跟着提起來。

難道說。

吳老真準備讓方林承包的小集體,擔負重大科研任務的資金供應問題?

計算機研究所下屬集體企業。

已經是燕京最掙錢的企業了。

一年到頭也不過才幾十萬收入而已。

方林承包的集體企業,怎麼可能比所裏下屬計算機服務公司還要有錢?

這不合理啊……

還有。

什麼叫昨晚一別,今天令吳老大開眼界?

難道方林昨晚見過吳老,二人早就認識?

一瞬間,之前鄙視過方林的衆人心裏七上八下。

劉忠義額頭浮現了豆大汗珠。

以爲方林目中無人是因爲背靠燕京無線電廠。

可是從吳老的態度和語氣分析,事情明顯不簡單。

一老一少早就認識,而且交情還不淺。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吳老的身份無需贅述,金字塔尖上的大領導。

方林身份是一名普通工人的子弟,怎麼會認識吳老這樣的大人物?

黃大姐脫口而出道:“小方,你和吳老?”

“我和這個小鬼,算是老相識了。”

吳老淡淡一笑。

隨口講出是自己安排方林前往研究所參與漢卡項目。

昨晚。

方林將完成研究的第一塊漢卡拿給吳老。

“天吶!!!”

劉忠義心肝亂顫。

老天爺,借調方林來計算機研究所工作,竟然是吳老的意思。

錯了,全都錯了!

丁永康恨不起掐死劉忠義。

王八蛋,你特麼坑死老子了!!!

從方林過來到現在,所裏上下始終將方林當成上賓,要什麼給什麼,沒人敢幹涉方林的研究。

剛剛。

劉忠義點出方林不是高幹子弟,只是農機廠的一名司機。

如此一來。

衆人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丁永康產生了和劉忠義一樣的惱怒情緒。

萬沒想到。

方林背後會站着吳老這位大神。

如果不是劉忠義自以爲是。

衆人對方林的態度依舊會保持着尊敬。

這個時候吳老過來,方林肯定能給大夥說不少的好話。

完全,全完了!

丁永康此刻恨不得掐死劉忠義這個王八蛋。

自詡八面玲瓏,善於和各類人打交道。

媽的,關鍵時刻掉鏈子!

其他項目負責人紛紛用各種複雜的目光看向劉忠義。

姓劉的,你坑死大夥了!

“同志們,大家都不用緊張,我提前過來不是要打你們一個突然襲擊,屬於計劃不如變化快,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導致上午的會議延期。”

吳老面帶和善笑容,安撫衆人毋須多想。

這次提前過來。

既不是突然襲擊,更不是微服私訪。

原定今天上午的一場重要會議,因爲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一些重要資料沒有湊齊。

經過研究,會議挪到下午進行。

吳老也跟着調整了今日的行程。

得知所裏主要領導和技術帶頭人集中開會,吳老便讓陪同人員都散了,一個人站在門口旁聽會議。

聽了十幾分鍾,吳老感慨頗多。

民間常用好經被歪嘴和尚念歪,形容某些人急功近利,將上面發佈的好事變成壞事。

這類事情,普遍出現在地方。

最高當局下達的精神抵達省市一級,一部分內容會出現變更。

越往下,意思變得越厲害。

到了公社,生產隊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面前。

意思可以已經面目全非了。

沒想到,科研部門也有這樣的情況存在。

吳老不止一次鼓勵科研部門轉變思維。

放棄坐而論道,將科學研究與經濟建設結合在一起。

發揮高級資深分子,科學家們的主觀能動性。

將精力集中在國家需要的科研項目上。

這麼做既能幫助國家加快經濟建設,彌補各個領域的技術空缺。

又能對科研部門本身,產生積極的效應。

國家經濟捉襟見肘,批覆給科研院所的資金越來越困難。

科研院所若是不能自己造血。

早晚有一天也會餓死的。

集成電路項目和微型計算機項目,同屬於國家經濟建設所需要的重點項目。

吳老說的是無法取得經濟價值的項目,是否能夠暫時下馬。

到了這些人口中。

短期無法完成研究的項目,都屬於沒有價值的項目。

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