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都有方林

發佈時間: 2025-02-06 15:57:18
A+ A- 關燈 聽書

“李秋月同志,這位是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丁永康同志。”

“丁所長對於你昨天提出的想法非常贊同,科學無國界,技術無專屬嘛,不是誰先研究出國產電子計算機,這項專利就將永遠屬於他。”

“其他人連碰都不能碰,這種行爲叫作壟斷,是資本家纔會乾的事情。”

“我們同樣可以在打字機領域發光發熱,爲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第二天上午,劉忠義打電話將李秋月前往計算機所。

主動爲丁永康和李秋月做了引薦。

又爲衆人模仿夏芯智能電子打字機的行爲,編了一套堂而皇之的說辭。

李秋月滿心激動。

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這麼順利,伸出小手與丁永康握在一起。

“丁所長,你們所真是太英明,太有魄力了,就像劉經理說的,商品從來都不屬於某個方面,方林能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

想到電子打字機的市場前景,李秋月心花怒放。

花花綠綠的鈔票,馬上就要飛進自己兜裏。

計算機所是夏國科學院下屬重點單位,科研力量遠超過方林的民營公司。

只要稍微使一點勁,相同產品很快就會誕生。

丁永康說道:“李秋月同志,聽說你在港城有一個當老闆的舅舅,我們所的打字機研究需要幾臺進口計算機和部分進口電子元件,這方面的事情,能否儘快給我們落實一下?”

之所以乾脆利落,決定立刻仿造電子計算機,丁永康一方面是對方林有着深深的厭惡。

另一方面,又有劉忠義添油加醋的功勞。

在劉忠義的描述下,李秋月的舅舅赫然了港城當地,了不得的大人物。

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即使是管控元件,李秋月家也有辦法弄到國內。

不明真相,加上偏聽偏信,促使丁永康當場拍板,立項電子打字機。

研究所需的設備和材料,計算機所解決一半。

另外一小半由李秋月負責協調。


李秋月嬌聲嬌氣道:“舅舅對我非常寵愛,只要我開口求他,什麼事情他都會幫忙。”

“李秋月同志,你儘快將我們需要的材料送來,我已經命令所裏專家,購買兩臺夏芯公司的打字機,通過拆卸的方式,大致瞭解裏邊的配件和結構,進行一對一地進行仿造。”

知道李秋月不懂電子技術,丁永康沒有說過於複雜的專業術語。

只是告訴李秋月,只要她這邊不掉鏈子。

計算機所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夏芯打字機的仿造工作。

科學技術最難的永遠是從0到1。

一旦有了先例可循。

進行研究的難度會大大地降低。

根據劉忠義昨天打聽到的消息。

方林公司的電子打字機,大部分零件爲國產材料,只有少部分需要進口。

恰好這些進口的設備,可以通過李秋月的關係解決。

各懷心事的幾個人,有說有笑地暢想着未來。

丁永康和劉忠義對視一眼。

靠着電子打字機項目,方林和各部門的關係越來越好。

一次次成爲上級的大紅人。

公開偏袒方林的胡作非爲。

明知道汪天賜是計算機所員工,無論辭職,調動工作,還是其他工作安排,都要先知會所裏一聲。

劉祕書和方林一點面子都不給丁永康留。

計算機所不知道的情況下,完成了針對汪天賜的調動手續。

繞開計算機所,直接找到四機部辦理調動手續。

放走了這個滿身是刺的大刺頭!

一樁樁一件件。

每件事情背後,都少不了方林的身影。

通過模仿外國電子打字機技術,方林研發出國產打字機。

又一次壓了計算機所一頭。

新仇舊怨加在一起,有人主動送上枕頭,丁永康豈會拒絕。

留在計算機所吃了頓簡單的晚餐,李秋月心情愉悅地告別劉忠義和丁永康,前往賓館找宋祕書商議訂貨的事情。

講完事情經過,李秋月發現宋祕書好像一點都不意外,忍不住道:“你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不意外國內單位,這回的反應速度會這麼快嗎?”

“李小姐,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們答應是必然,不答應纔會叫我意外。”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宋祕書彈彈手裏的菸灰,淡笑道:“我勸你平時有時間的時候,多看看報紙,我發現你們內地的報紙非常有商業價值。”

“每隔一段時間,報紙會出現大量相關會議精神,而在這些精神中,往往能找到重要的財路。”

“報紙上面有財路?什麼財路?”

李秋月茫然無知道。

見狀,宋祕書掐滅香菸,從抽屜找出一張幾天前的報紙。

“李小姐,你仔細看報紙第一頁,我畫了紅圈的內容,認真閱讀保證你會大有收穫。”

李秋月接過宋祕書遞來的報紙,認真看着對方用紅筆圈起來的新聞。

看了足足十分鐘,李秋月始終沒找到能發財致富的門路,索性將報紙放在一旁,不耐煩道:“我文化低,平時很少看報紙,你就別兜圈子,直接告訴我這篇文章有什麼財路。”

見李秋月連最基本的研讀分析都不願意做,宋祕書無可奈何道:“文章寫着有關部門希望科研部門,能夠發揮自身創造力,將科學項目與經濟建設結合在一起。”

“短短一句話,透露了大量言外之意,相當於明確地告訴內地各科研院所,要將科學研究成果與商業價值捆綁在一起。”

“創造出可以獲得市場利潤的研究產物,放棄那些複雜高深的科研項目。”

當即,宋祕書從一個商人的角度,幫李秋月分析文章的核心。

研究導彈,飛機,坦克大炮,確實能給科學家帶來無上榮譽,但無法獲得經濟效益。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或是個人,會去購買導彈,衛星等大傢伙。

即使想買,官方也不可能賣。

這種情況下。

生產具有民用價值的科研商品,成爲關鍵內容。

“哦……”

李秋月似懂非懂地說道:“你的意思是計算機研究所這類科研部門,現在也有了創匯任務?”

“有沒有創匯任務我不清楚,但是他們也要涉及商業經營了。”

宋祕書篤定道:“科學家做生意,這難道不是我們的商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