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沉銀片刻道:“那,娘先這樣吧,我們先只對少數幾戶人家說這事兒,到時候若是生意好,再與大傢伙說?”
李嫣想的是這生意好不好的,待到開業便也知曉了,想要帶大夥賺錢也不急於這一時。
林氏點點頭“就先如此吧!”
李嫣看她娘同意,迅速的扒拉了幾口飯食,隨即站起身對着兩人道:“你們慢慢喫,我去二奶奶家一趟與他們說這件事!”
林氏瞧着立刻跑遠的女兒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孩子,怎麼這麼着急,好歹將飯食喫完再走!”
李小妹勸慰道:“嫂子你便隨她去吧,這事兒不定下來這孩子心中也不踏實!”
李嫣來到二奶奶家的時候,祖孫三人正翻着院中的幾壟菜地。
二奶奶看到李嫣笑着問道:“二丫頭來了,可是有什麼事?”
李嫣倒也不兜圈子,直接道:“二奶奶,我這有個賺錢的提議,不知你可願意?”
二奶奶停下手中的活計,滿是期待的聽着李嫣的後續。
“二奶奶,你們家從現在開始多孵一些雞出來,也不需要養多久,兩三月便可賣與我,我按照七文錢一只收你們的!”
二奶奶聽的很是激動,他們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除了田地裏面的那點子出息,竟是再沒有別的賺錢營生。
二奶奶原本也打算開春後,家裏養一些雞,待到長大不論是賣雞蛋或是將雞拿到集市中售賣,好歹也能賺些許的銀錢補貼家用。
只不過等到雞仔們長大到下蛋少說也要五六月時間,現在二丫頭說,只需兩三月時間便可以將雞賣與她,這樣的提議如何讓她不心動。
二奶奶很是欣喜的連連點頭:“多謝你顧念了!這活兒二奶奶做的!”
除了二奶奶一家,李嫣又在村中找了四戶人家幫忙養雞,這幾戶人家也都是村中生活比較困難的幾戶,其中李文青一家尤爲困難。
那李文青自幼腿有殘疾,不良於行,做不了太重的活計,而他那媳婦兒也是個眼睛有殘疾的,尚且需要他照料,萬幸他們生的兩個孩子,身體到時康健,如今年遂稍大一些的大兒大春倒是能幫着李文青分擔不少!
![]() |
李嫣尋到他們家的時候,李文青正坐在院中編着竹筐,賣力氣的活計他做不了,也只能靠着這編制竹筐、藤椅的手藝賺一些錢勉強度日。
這農家小院雖瞧着破舊,但是院中卻是被收拾的井井有條,柴火碼放的整整齊齊的堆在土牆的一角。
李文青看到李嫣,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笑着道:“二丫頭來了?大春快去給你二丫姐搬凳子!”
名叫大春的小孩兒,立刻跑進堂屋中,端了一張小竹凳遞給李嫣:“二丫姐,坐!”
這大春只比自己小一歲而已,看着卻是瘦瘦小小,身量更是像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孩子。
李嫣接過大春手中的竹凳,笑着道了一聲謝,也不忸怩,直接開門見山的道:“叔,我這有個活計給你做,不知你可願意?”
李文青一聽這話,心中也是一喜,這李家很是厚道,去年底便帶着村中的村民製作木炭賺錢,他雖腿腳不好,也給安排了挑揀木炭的活計。
只是今年開春,李家招收的都是些需要出力的活計,他這不良於行的身體,能幫着做些什麼?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想到此,李文青心中既忐忑又有些期待的問道:“二丫頭,想讓叔做什麼?只要叔能做到,你儘管開口便是!”
李嫣將剛纔與二奶奶說的說辭,對着李文春又說了一遍。
一旁的大春聽到有這樣好的事情,立刻忍不住出口道:“爹,你就答應二丫姐吧,我可以每日山上割草,來照料這些雞仔!”
大春心中想的是,只需養兩三個月,那些雞仔便都能出欄,按照七文錢一只,養五十只,那邊有三錢銀子,這得爹爹編制多少竹筐才能賺的啊!
這時候李文青的媳婦曹氏,拄着竹枝,摸了出來,李嫣的話她屋中也聽到了,都是自己沒用,拖累家中的丈夫和孩子。
眼看家中孩子一天天大了,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多,僅靠着丈夫每日起早貪黑的編制這些竹筐、竹凳賺的那點子銀錢也是不夠的。
“孩子他爹,你就試試吧!”曹氏對自己的丈夫道。
李文青當然知道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只是是昨日他將家中的雞蛋全都拿到集市中賣了,也不知李家要這雞要的急不急。
李文青不好意的說了出來:“二丫頭,這活計叔是十分願意的!只是叔昨日剛去集市將家中的雞蛋給賣了,我怕等我攢出雞蛋再孵雞仔,到時候莫要耽誤你的事情!”
李文青雖然想要將這件事給應下,老實巴交的漢子還是將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
要說這人還是老實,若是換一個機靈的人說此事,即使家中沒有雞蛋,他也會先將這筆買賣應承下來,到時候哪怕去借蛋也成。這人卻是先想到不能耽誤人家的事情。
李嫣還以爲是什麼事情,笑着道:“這事叔倒是不用急,我家裏頭倒是有不少雞蛋,你可以先拿回家孵雞仔,日後若是願意還蛋也成,嫌麻煩我就按六文錢收你們養大的雞也成!”
有了李嫣這話,李文青哪裏還有不應的,時間不等人這雞早點養出來,他早一點便能賺到銀錢,隨即便對李嫣道:“那敢情好,還請二丫頭先借我六十枚雞蛋,待過些日子母雞下了蛋再還你!”
與李文青商量好後,李嫣便領着兩個小孩回家裏拿了六十枚雞蛋給他們。
林氏看着兩個瘦弱的孩子,寶貝似的提着手裏的雞蛋遠去的背影,到底認可了女兒的做法。
勿以善小而不爲。
夜裏林氏對着躺在身邊的丈夫也說了此事,相較於林氏的保守,李二郎倒是看好女兒這個主意。
即使生意不好,到時候將那幾戶人家養的雞買下,對自家也沒多大的影響。
一夜無話,第二日,李二郎早早的便去城中監工了,自從集市開始籌建,他便每日忙的腳不沾地,沒辦法誰讓鄭縣令身邊也沒個信得過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