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穩定物價

發佈時間: 2025-02-02 20:15:50
A+ A- 關燈 聽書

門內的掌櫃的見是差役來了,滿臉笑意的上前問道:“不知大人前來有何指示?”

“按照大人的吩咐,從現在開始這城中關於民生的鋪子,近期內一律不得漲價,違令者按牟取暴利,擾亂民生處理!”

楊衙役拍了拍掌櫃的肩膀,繼續道:“回去告訴你們東家,若是不老老實實的照做,不僅要沒收所得,還要被請去縣衙大牢!”

那掌櫃低頭哈腰的連連應承,實際上心裏極其的不情願!只是面上不敢表露出來。

站在門外的百姓們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後,一改剛剛的頹廢,一個個拍手叫好,嘴上稱讚着大人英明云云。

待送走了差役,這些人想要進糧鋪買糧食的時候,那掌櫃的確實變了臉!

“走走走,我們鋪子要關門了!”那掌櫃態度惡劣的道。

“差役們剛走,你盡是換了一副嘴臉,走,咱們這就去縣衙告狀!”

那掌櫃聽了這話,態度到底緩和了些許:“諸位,諸位,瞧我不過就是一個掌櫃的,這糧價的變動自是要稟告了我們東家我才能做主不是?諸位且容我回去稟告一聲!”

百姓們聽他這樣說,也是有幾分到底,到底沒有在爲難,全都出了鋪子。他們來買糧食,本也不是家中真的缺糧,不過是想要囤積些罷了!

待客人走後,掌櫃的立馬露出了市儈的嘴臉,先是朝着門邊呸了一聲。

隨後讓身後的小夥計在鋪子裏面看鋪子,自己從後門去尋了東家。

在他看來,他家主子定然不會乖乖聽從的!

如他所預料的一樣,待回稟老也的時候,只見他啪的一聲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盞,嚇得掌櫃的立刻縮了縮脖子!

“爹,咱們家真的要按照大人的意思辦嗎?”趙大問道。

“他姓鄭的做夢,等鋪子裏面的糧食售賣完,便說咱家沒糧食了!老大,聯繫其他幾個臨鎮的糧鋪,便說咱們有糧食要賣給他們!”

一句驚醒夢中人,趙大興奮的直點頭,這榮城的百姓沒糧食喫,你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管的太寬。

要知道斷人財路,便是如殺人父母,我依照你所言做了,糧食鋪子不漲價,可我沒糧食售賣,你又能拿我如何?

這也是古時候,爲何無甚根基的縣令,都鬥不過當地的豪紳的原因。

一旦發生災禍,亦或是需要修建水利、溝渠什麼的,光靠百姓那點子稅收完全是不夠的,便是這些大戶慷慨解囊的時候了。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首先縣令便是依附於他們,又如何會做出觸犯他們利益的政令呢?

之所以鄭縣令能夠如此的決斷的作出命令,一方面是考慮到若是任由這種恐怖的情緒在榮城蔓延,對集市的發展十分不利,糧食漲價,所有與之相關的物什都會漲價,隨之而來便是惡性循環。

爲了防患於未然,鄭縣令吩咐了差役去挨家店鋪告知,同時還在入城處貼了告知,凡舉報哪家鋪子無端漲價者,甚至還有賞銀!

另一方面,鄭縣令之所以如此硬氣,當然也是得到了秦越糧鋪給的底氣。

只要穩定住價格,不發生百姓們哄搶,維持城中百姓的三月的口糧,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糧食都是秦越爲西北軍提前預備的,現在爲了應急,抽調給百姓們倒也無妨。

再過不久南方的小麥很快便要有收成,到時再將糧草運送過來,並不是什麼問題,如今關鍵便是要穩住百姓。

給大家營造一種安定穩定的環境,這不僅對百姓們來說重要,便是對停留在榮城的商號同樣重要!

另一邊,李嫣在看到縣令下令穩定城中的物價,原本有些擔憂的心情不由的放鬆了幾分。

她從城內走到城外,見到許多村民圍在城牆下,討論着鄭縣令命人張貼的告示。

城牆下的百姓們一個個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暢想着自己能夠遇上隨意漲價的鋪子。

這其中也有早得到消息,糧食買貴了的百姓,只聽那人先是長嘆一聲,隨即懊悔的道:“早知道縣令大人能下令管控,我就不那麼着急買糧食了,害我多花了近兩百文錢!”

一旁的人聽到這人感嘆,慶幸的道:“幸虧我多跑了幾家,去了城外的那家糧鋪採買,倒是沒有喫虧!”

旁邊的人聽這人這樣說,驚訝的嘆道:“那悅來糧鋪竟是沒有漲價!”

“倒是沒有,諸位不信可去瞧瞧!”

這話也就聽到了衆人的心裏。

以至於後來趙家的糧鋪揚言鋪子裏的糧食售完,關上了鋪子。


他們原以爲百姓們買不到糧食到時候必會鬧起來,到那時鄭縣令必然要來家裏求自己。

那時他定是要挫一挫這外來的縣令的秉性!

他趙家是榮城最大的糧商,他就是要鄭縣令知曉,在這榮城還有他趙家的一席之地!

只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發現卻並不是他們所料的那般發展,待他們反應過來,悅來糧鋪已然深得榮城百姓們的心,這也是後話了!

待到李嫣回到鋪子時,發現小食鋪子的生意倒是不如前段時日那般火爆。

李建民看到妹妹回來,忙將打探到的情況說與了妹妹:“妹妹,這流民要來,對咱喫食鋪子影響很大,聽說城內的糧價都漲了!”

“大哥別急,我剛從城內來,大人已然下了令,不許隨意漲價,這幾日炸雞什麼的便少備一些,至於炸醬面應是影響不大,停留在隔壁的客商也是要喫飯的不是!”

李建民聽堂妹這樣說,心中也是安定的稍許,只是他心中也很清楚這流民一日不安置妥當,來他們這鋪子怕是很難恢復如當初那般模樣。

隔壁的醬油鋪子也是一樣,外的客商不敢前來,滯留在榮城的客商也不敢走,原本還每日來擔醬油、腐乳出去售賣的村人,現在也處於觀望態度。

大部分人都是那膽小的人,這也怪不得他們,他們的得到的消息便是有流民來了,自是也擔心售賣不出去,也是承擔不了這樣的風險。

有那膽小的,自然也有那膽大,頭腦靈活,能承擔得了風險的,他們並未停止囤貨。

之所以敢這樣做,一來也是自身家底頗厚,即便虧了也動搖不了家裏的根基,二來也是相信這東西不愁賣,一旦流民安置妥當,後續定是能賺到錢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