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都是爲了孩子

發佈時間: 2025-01-22 23:01:17
A+ A- 關燈 聽書

張姐一怔:“咋好好的,突然想回老家了?”

她一個女人,想要管好公司和工地,不是件容易的事。

蒲建國這個人,有文化腦子也活,能替她管工地還能做資料跑那些相關部門,因而很得張姐重用。

“走,上樓說話!”張姐把蒲建國帶上樓,拿出一瓶白酒,擺了一碟花生米,從冰箱裏拿出自己做的醬肉乾放桌上。

https://www.power1678.com/ 繁星小說

“來,有啥事跟姐說一說,人這一輩子啊,沒啥過不去的坎兒!”張姐說着,給蒲建國和自己各倒了一杯酒。

“我家那死鬼沒了的時候,我覺得天都要塌了,工地沒完工,外頭到處都欠着工人工資,材料商的貨款。

老家公公婆婆年紀不小了,我和死鬼還有三個孩子,你說,這日子咋過?

換個人,這天是不是都得塌了?

我好幾個晚上,都把老鼠藥擺桌上,邊喝酒邊看老鼠藥,就想着死還是不死?

你看,這日子,如今還不是熬出來了?”

蒲建國兩杯酒下肚,也開始跟張姐訴苦:“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就想着我將來要做多大多大的事,那時候的理想可偉大崇高了。

可後來才曉得,要做個好人,他不容易啊!


因爲想做個好人,我媳婦,嗝,我前妻跟我離婚,搞得現在老死都不往來。

張姐,你….你一定想不到我前妻是誰?”

“誰呀?”張姐隨口道,總不能她還認識吧。

蒲建國舉着酒杯,隨意扯過沙發上的報紙,指着上面的專題人物:“宋茵陳,麒麟總設計師,我前妻!”

張姐哦了一聲,面無表情的丟了兩顆花生米進嘴裏。

蒲建國見她這模樣,有點着急:“張姐,你不信?”

“信,咋能不信呢!”張姐瞥了眼報紙上意氣風發的女人,心裏嗤笑,還以爲蒲建國是個老實人。

沒想到,這無論老實不老實,男人吹牛都是一樣的,還吹的一個比一個離譜。

人家這樣的身份,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都不爲過,他居然敢說是他前妻,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蒲建國給自己倒了杯酒,帶着幾分醉意:“張姐,你說,這人咋就不能….不能再回到從前呢?”

如果,如果老天可以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

張姐扶着醉醺醺的蒲建國進了臥室:“建國,你有點醉了,還是先睡會兒吧!”

她說着就伸手去解蒲建國的皮帶。

蒲建國抓住她的手,含含糊糊道:“張姐,我….我得回家!”

“害,這不就你家麼!”張姐解了皮帶,又去解他襯衫釦子:“建國,姐拿你當親弟弟,你也別見外,就拿這兒當自個兒家一樣!”

張姐解開他的衣服,自己也三兩下脫了個乾淨,就跟蒲建國摟在了一起。

小夥子年輕能幹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這張臉,比她前頭那個死鬼男人好看的不是一星半點。

張姐覺得,自己現在有錢,又是在北疆這樣遙遠的地方。

她一天到晚那麼辛苦,找個男人讓自己快活快活不過分吧!

“不行不行!”蒲建國嘴上說着不行,可該有的反應還是有了。

他有點道德,但不多,厭惡嫌棄趙玉梅髒,又不好意思去勾搭別的女人。

張姐這一點火,他也就跟着順水推舟沉淪了。

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張姐比他大了十幾歲,都已經四十出頭了,而且長得膀大腰圓,實在沒什麼女人的柔妹嬌俏。

但這點遺憾,在張姐事後遞過來的錢面前,似乎又變得無足輕重了。

張姐一臉甜蜜摟着蒲建國的腰:“建國,你跟着姐好好幹,姐不會虧待你的!”

蒲建國抱着張姐,在心裏嘆氣。

算了,就當是爲了兒子吧,做父母的,總是要爲子女多考慮考慮的。

京城。

隔壁陳玉珍也在爲孩子的事,跟王國濤吵架。

“我這是爲了啥,還不是爲了天雷將來,你這個當爹的不爲他打算,我這個當媽的,要是也不爲他打算,我兒子將來靠誰?”

王國濤氣急敗壞:“你那是爲他打算嗎?你分明是在胡鬧,是在算計我手頭上的錢!”

陳玉珍氣得大哭:“王國濤,你說這話還是人嗎?我一個二十出頭的清白姑娘跟了你,這幾年啥好處沒得到,就連兒子上學你都不管,還說我算計你的錢?

我要真算計你的錢,你前妻和女兒還能得你資助?”

出國小半年回來的張令香就問隔壁田大媽:“這又是咋的了?”

田大媽正愁找不到人八卦呢,聞言就跟張令香湊耳朵邊嘀咕:“咱這片的孩子,上機關單位小學。

老王家那個媳婦,覺得機關單位小學是新建的,沒中心小學教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一門心思要把她家王天雷給轉到中心小學去。

中心小學那邊卡的嚴,非得要房子在那邊纔行,這不,陳玉珍就鬧着要在那邊買房子!”

中心小學邊上的房子,張令香是知道的,那一片老城改造,新起來的全是高樓大廈。

好多京城老住戶,不喜歡在樓上擠小房子,還是樂意住平房,而且那片環境也不怎麼好,因而那頭新蓋的房子,並不是那麼好賣。

所以政府就發了公告,說在中心小學上學,必須要有房子。

這不,好些人爲了孩子上學,特意去那邊買房子了麼。

於是,原本不好賣的樓盤,瞬間變得火熱起來,據說,現在已經開始限戶籍了,外地人就別想買了。

關於孩子上學,張令香和宋茵陳也對學校做過各方面的調查和評估。

雖然機關單位小學是爲了宋茵陳這樣的工作人員才建的,目的就是方便他們的子女讀書。

但裏頭的教資配套設備,那是真不差。

畢竟父母爲國家發展做貢獻,這二代的教育水平怎麼可能會落下,只能說,陳玉珍對這事的判斷稍微缺乏了那麼一點客觀性。

田大媽繼續道:“王老師也不曉得是怎麼回事,以前一心要幫助學生,連媳婦女兒都不管,如今這學生娶進門了,還給生了個胖小子。

按理說,他該高興纔是,可我瞧着吧…..”